铁棒磨成针的寓言故事

汤汤氺氺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扣扣丄現哒 3星

共回答了309个问题采纳率:90.2% 评论

铁杵磨针

铁杵磨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tiě chǔ mó zhēn 。出自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 ”

意思是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典故

本文出自《方舆胜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

16小时前

49

亡我心海 1星

共回答了180个问题 评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这句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般用来表示要坚持做什么什么事情不可以半途而废,那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赶紧来看看故事内容吧。

李白小时候学习很不用功。

有一次,李白从学馆里逃出来跑到山顶玩耍。山上的景色可真美啊!有花儿,有小草,还有小鸟和小溪他听着小鸟和小溪的唱歌,听得如痴如醉。突然,飞来一只蝴蝶,李白看到了马上追了上去,跑着跑着李白听到了沙沙沙沙的声音,他随着声音走过去。

原来是一位老奶奶在磨铁杵。李白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老奶奶说:“我在磨针。”

李白听了惊讶不已地说:“这要磨很长时间的。”老奶奶说:“它虽粗,但是也经不住我天天磨,滴水石穿。”

李白听了老奶奶的话,羞愧不已。跑回学馆认真的读起书来,从此李白发奋努力,终于成了著名的诗人。

这就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14小时前

43

獨到佷幸福 3星

共回答了392个问题 评论

古代励志寓言故事:铁棒磨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11小时前

13

誰是莪归宿 1星

共回答了178个问题 评论

铁杵成针讲的是李白的故事。故事内容:李白小时候贪玩,经常逃课。有一天他来到小溪边,看到一位老婆婆在磨铁杵,他感到十分惊讶。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了后决心勤奋学习,最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原文出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这个故事说明了前途光明的学业或事业,即便有天赋的人去学习、去做事,也是难以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学下去、做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

7小时前

1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