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向你辞别 1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熱情與魄力 2星

共回答了205个问题采纳率:99.2% 评论

一、让学生保持好奇心。

二、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有趣的呈现方式。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

四、有效的应用表扬,多鼓励,尽量少批评。

五、增强课堂美感,提高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不断的学习、积累、反思、创新,将自己的课堂变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使学生不管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对学习充满兴趣。

3小时前

15

欲不为 3星

共回答了387个问题 评论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讲道理、说故事、分析身边的事例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学习对于人的重要作用;其次是通过简单的考核奖励,让孩子体会到用学到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再次是多鼓励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小成绩,当有较大成绩时,鼓励要有一定的仪式感,让孩子在生活仪式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还要树立正反面的典型,让榜样典型的力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小时前

26

爱入深骨 2星

共回答了226个问题 评论

1.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的以身作则,会使孩子做为模板,更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兴趣。比如,家长爱读书,孩子也会跟着学习和读书。

2.经常鼓励孩子,给孩子正能量,从而使孩子更有信心,也更愿意努力学习。

3.不打骂孩子,积极给予孩子引导,对孩子犯错误的地方给予指正。

4.多带孩子出去看世界,陪着孩子的眼界和心胸.

5.让孩子在玩中感受快乐,感受到一种投入的状态之中。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兴趣也需要让孩子体会到快乐,多玩多看会找到一些感兴趣的事情。

6.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或者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及时思考,给予正确的方向,帮孩子重塑自信,激发一些潜力,同时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小时前

3

那谁我狠你 3星

共回答了360个问题 评论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要从以下着手:

1,上好实践课

语文、数学、自然、化学等课目,要经常上一些实践课,让学生在改变课堂灌输式教学上下功夫,使学习兴趣陡增,热爱这门课。

2,老师有专业

让学生去老师专业的学校,即教语文的专职教语文,教数学的专职教数学,这类老师一般而言教而有专攻,有一定的教学培养兴趣的经验。

3,老师担课少的班级。

一般而言,一个班的老师只教一门语文,比一个老师教几门要好很多,这种老师担课少,肯定更有精力研究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

4,让学生去体、美、音、舞丰富多彩的学校。

这类学校均衡发展很棒,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让学生的潜力有所开发,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从而使学生心智得到提升,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兴越的一贯性!

18小时前

45

不正经 4星

共回答了441个问题 评论

要让孩子学习有兴趣,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有什么用。好多家长只能告诉孩子学习好以后可以考个好大学,有份好工作,能挣很多钱云云。但孩子对这些概念是陌生的,他不知道这些具体是什么,和他有什么关系。所以当你的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时候,你就要反省一下,在这之前,你为孩子都做了什么,你有没有做好引导工作,方法是否正确。亡羊补牢,也还来得及。从现在开始,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去名胜古迹,去各大名校参观,去博物馆、艺术展会、书店签售会,你能接触到的,知识多元、密集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知识有多匮乏,以后要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业,要学哪些东西,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价值观,这样孩子在学习上才能事半功倍,不用你每天催促他学习,孩子自己都会去找各方面的资料去看,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13小时前

32

纷花飞雪 3星

共回答了308个问题 评论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不论哪一个年级的学生还是学习什么、做什么都要有兴趣。没有兴趣不可能学好或者做好。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要从小时候开始,学前儿童由家长培养。而适龄儿童必须由老师培养兴趣。首先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只有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有立足于社会的本领。其次,老师要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这样才会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后老师和家长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使他们看到进步的希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7小时前

3

背梦人 4星

共回答了464个问题 评论

在学习中能够找到探索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和自信

1小时前

49

追想流年 4星

共回答了499个问题 评论

教育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学习成就的内驱力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所谓认知内驱力就是对知识充满好奇,看到一个东西想去了解它。自我提高内驱力就是为了获得某一项技能或者在工作上有所成就的驱动力,也可是获得同伴的赞许。附属内驱力简单来说就是获得家长和老师的赞许。

(一)孩子在小学阶段,主要是附属内驱力占有的比重最大,就是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赞许。

家长要时时给予相应的鼓励。让孩子在我学习,我就可以让父母和老师表扬我的心态中成长。这一招对小学的孩子特别好使!但是不要忘记有一个认知的内驱力,为什么水往东流,为什么天上星星眨呀眨,为什么我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为什么能通过电视看到影像。让孩子自己探索,告诉他知识改变了世界!

(二)如果孩子在初高中阶段,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为主导因素。

这时候,你可能会听到一些孩子学会了“吹牛”,他会说,我这次考了多少多少,其实他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他现在开始喜欢享受荣誉和同伴的赞誉。如果学习上获得不了快感。他可能就会从其他方面获得。比如我打球很好,我玩游戏很好,我王者玩的好等等。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能够提高自己学习的动力,你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他获得学习成就感,如果分数不理想,给他找学习的优点。千万不要在别人眼前提什么,就是不好好学,你看游戏也没人教啊,可是玩的就是好。他会错误的把观念进行转移到游戏上。即使他的基础差,有进步就要想办法让他获得赞誉,心理的满足感。

小结: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从根本上让孩子认识学习可以带来成就感,让孩子愿意为学习付出和努力。

我是保定微评说的麦克老师,欢迎关注我们,解决您与孩子的沟通问题!

1天前

24

冷世界 2星

共回答了286个问题 评论

谢谢邀请。

我认为,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做好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对其影响最大。父母可以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做好学习的榜样,让孩子感觉学习是很快乐的一件事。

第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把家里的书房布置得漂亮,有书香味,长时间和孩子沉浸在其中。另外,在孩子所到之处都放一些书籍,让他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

第三,亲子阅读,让孩子爱上阅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每天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亲子阅读,让他感觉读书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并从身边的事情或事物入手,将其结合起来,让他感觉读书是有用的。

第四,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对身边的一切总是充满好奇,当孩子对某种事物感到兴奋,好奇时,不打断他,并用所学知识,或尽量与他一起去寻找答案,让他感受求知的过程。

个人认为,主要是以上几个方面,欢迎补充,谢谢。

1天前

2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