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与和壁隋珠有什么区别

傻猪猪 2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丐世英雄 4星

共回答了476个问题采纳率:91.2% 评论

完璧归赵是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和璧隋珠和璧,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来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自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与随侯珠齐名,共为天下两大奇宝。隋珠,古代与和氏璧同称稀世之宝之一。

11小时前

10

伤的虚伪 1星

共回答了155个问题 评论

首先来说一下完璧归赵( 完:完整无缺、完好无损。璧:古代一种十分精美且价值连城的玉器。归:还、还原。赵:指战国时的赵国。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而和璧隋珠呢(和壁:价值连城的和氏璧,隋珠:古传说中无价之宝的夜明珠。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前者指的是一个过程,后者指的是一种物品。

9小时前

44

片刻懂 2星

共回答了6个问题 评论

   隋珠、和氏璧都是稀世珍宝,把它们并列在一起的成语和璧隋珠或隋珠和璧都用来比喻非常珍贵的东西。隋珠是与和氏璧齐名的稀世珍宝。相传隋国的国君救了一条大蛇,这条大蛇为报恩从江底找到了一颗巨大的光洁完美的珍珠。这颗珍珠因为在夜里能发光,所以又被称为明月之珠。与它相关的成语有隋侯之珠和通常用来比喻得不偿失的隋珠弹雀。

6小时前

27

相爱不晚 2星

共回答了2个问题 评论

隋珠和壁是什么意思形容什么

  和璧隋珠

  hé bì suí zhū和壁:和氏璧,隋珠:古传说中的夜明珠。形容极宝贵的物品。《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之美,物不能饰之。”

  四字成语材料

  成语解释:和壁:和氏璧,隋珠:古传说中的夜明珠。形容极宝贵的物品。

  四字成语举例说明:宋·朱熹《题祝生画》:“问君哪里得此奇,和璧隋珠未为敌。”

  常见水平:常见

  情感颜色:褒词

  英语的语法使用方法:作宾语;形容极珍贵的物品

  四字成语构造:联合式

  造成时代:古时候

  成语典故

  秋春时珠宝首饰匠卞和发觉一块璞玉,进送给楚厉王,楚厉王砍了他的左腿;进送给楚武王,楚武王砍了他的右腿,仅有楚文王识货,这方面玉叫“和氏璧”。“汉东之国”姓姬的隋侯救蛇,蛇吐出来一颗大珍珠回报他,这颗天然珍珠便是“隋珠”。

2小时前

38

我要坚强 4星

共回答了439个问题 评论

完璧归赵是某物被完好归还某人。和璧隋珠是指极其珍贵的东西。

完璧归赵是一个历史典故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后来,蔺相如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任务,并把和氏璧完好带回了赵国。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完璧归赵”。

和璧隋珠,和壁就是和氏璧,隋珠:随侯珠,古传说中的夜明珠。比喻极珍贵的东西。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23小时前

18

曾经多美好 2星

共回答了83个问题 评论

完璧归赵与和壁隋珠的区别在于:(一)前者是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后者是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二)各自成语用法不同:前者是作谓语、宾语;指物归原主。后者是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极名贵的东西

完璧归赵的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其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物归原主。

和璧隋珠意思是比喻极珍贵的东西。出自《韩非子·解老》。其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极名贵的东西。

17小时前

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