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秦之计的深度解析

爱牵着我走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花繁终为枯 3星

共回答了343个问题采纳率:99.2% 评论

郑国渠南引支斗,溉田近四万顷,遂使关中泾阳、三原、富平、蒲城数县之舄卤,顿成天府沃野,岁收亩均一钟,而数倍于中原。

——《史记·河渠书》

在陕西的三原县,农闲时常会演出秦腔戏,有一出挺有名的叫《疲秦计》,说的是战国时期,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说服秦国,引泾河水修建郑国渠,使关中变为天下粮仓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多少年来,关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九曲泾河弯,冲出龙口入泾渠,灌溉良田难计数,郑国仪址恩不忘。

这首歌谣里的龙口就是《史记》里记载的瓠口,郑国渠引水的瓠口就是泾河边仲山脚下的峡谷口。

战国时期,地处西部边陲的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迅速强大起来,开始向外扩张领土,首当其冲的就是近邻韩国。韩国位于秦国东出函谷关的交通要道,是秦国东扩的最大障碍。尽管韩国和赵、魏、燕、楚、齐五国也曾“合纵”抗秦,终敌不过张仪的连横策略。韩国从公元前403年建国到公元前246年修建郑国渠,一百五十多年间,受到秦国进攻就达十九次,韩国的土地一点一点的被秦国蚕食。到公元前249年,韩国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就在这时,韩惠王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派一个只手空拳的水利工程师(郑国)去秦国,说服秦国兴修水利。

别弄错哦

这是一个暂时的疲秦之计。当时,诸侯各国都没有过多的常备军队,都是全民皆兵,战时现征召,战后各归家。而在当时要修建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就要动用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这样,就势必要减少军备力量。也就是说,兴修水利占用了人力,对外打仗就要受到影响,韩国就想借这个拖累秦国以求得暂时的安宁。

韩国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呢?因为秦国占据四川盆地,那里虽然物产丰富,但是,秦军主要在北方作战,四川的粮食很难运过来。尽管关中地区土地肥沃,却因地处平原,没有河流,再加上十年九旱,所以也就十年九不收。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兴修水利、引水灌溉,就是当务之急、必由之路。韩国提出的这个办法,表面上对秦国有利,秦国接受的可能性就很大。

郑国到了秦都咸阳,拜见了秦相吕不韦。当时,诸侯各国之间人才流动是个普遍现象,士人到处寻找当官地机会,工匠也到处卖艺献技。郑国到秦国提出修水渠也很正常,一般不会被人怀疑存有别的动机。这时,秦王嬴政年仅十三岁,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吕不韦手中。他是个商人出身,买卖脑瓜。本不是秦国人,因为用重金帮助嬴政的父亲当了太子,他才被重用为国相。但是,他的地位一直不稳,因此,他急于想做出几件大事来显示自己的治国才能,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早就想在关中兴修水利,把关中变成国家粮仓。郑国的提议正中他的下怀,他马上就组织力量开始修建郑国渠。

公元前246年,郑国主持的郑国渠正式开工修建。这项引水工程总干渠西起仲山脚下的泾河,东至洛水,全长三百余里,工程的难度非常大,参加修建的人数达十多万。

郑国毕竟是个技术人员,郑国渠一开工,他就忘我的投入到建设当中,完全忘记了自身的特殊使命,一心只想把这个水利工程搞好。他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实地探查,制定了一个最有效的引水方案。他根据关中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找到了一条可以使渠水由高向低自流灌溉的路线,采用独特的“横绝”技术,拦截沿途的清峪河、蚀峪河等河,让河水流入郑国渠。

郑国渠流经关中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闫良等地,灌溉良田的面积达到一百一十五万亩。

公元前237年,郑国渠就要完工了,韩国的“疲秦计”却意外地被秦王知道了。这时秦王嬴政已经亲自执政,吕不韦不再掌握实权。秦国贵族势力借着这一事件要驱逐所有外国人。从楚国来到秦国做了大臣的李斯也在驱逐之列,他冒险给秦王写了一道《谏逐客书》,规劝秦王善待人才。郑国面临着杀头的危险,坦率地对秦王直言:“我是为疲秦而来,可我做的事却是让秦国受益。你杀了我没什么,只可惜水渠半途而废,秦国受到的损失会更大!”

秦王嬴政是个有头脑的君王,他沉思了片刻,权衡利弊,最终放弃驱逐外国人,也没杀郑国,让郑国继续主持水渠的修建。

公元前236年,经过十年的时间,水渠终于完工。秦王嬴政感谢郑国的功劳,特意把这条水渠命名为郑国渠。

秦国拥有四川盆地的都江堰,如今又有了关中平原的郑国渠,南北两条水利工程,如同给秦国插上了两只飞翔的翅膀。秦国在战国七雄之中,已是天下无对手。公元前230年,秦国首先剑指韩国,不飞吹灰之力就灭了韩国。其后的十五年里,其他五国也相继被灭,秦国终于完成了统一,正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2小时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