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正误 都江堰做到四六分水 二八分沙

呆子加弱智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暴打殘疾人 3星

共回答了377个问题采纳率:92.2% 评论

正确。

鱼嘴分水堤位于岷江出山口1 9 5 0米处岷江湾道江心,形如弯月。前端扁平入水,形如鱼的嘴巴,故名“鱼嘴”;后部为分水堤。鱼嘴分水堤前部宽3 0米,尾部宽l 4 0米。分水堤临外江一面名“外金刚堤”,长8 8 0米;临内江一面名“内金刚堤”,长7 1 0米。分水堤顶纵坡5‰,海拔7 3 7~7 3 0米。  鱼嘴分水堤是李冰创建都江堰时巧妙利用地形水势首创的无坝引水工程。它把岷江一分为二,内江进口宽l 5 0米左右,外江进口宽1 3 0米左右。分水堤构筑在岷江的弧形弯道上,由于弯道环流的作用,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入内江,含沙量大的底层水奔向外江,既能引水,又能避沙。  飞沙堰溢洪道在鱼嘴分水堤尾部与人字堤间。堰口宽240米,顺溢流方向长120米。飞沙堰坝顶平均海拔728.25米。  飞沙堰唐代名“侍郎堰”,又称“中减水”。《宋史•河渠志》:“离堆之址,旧镶石为水则。”“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侍郎堰减水河泄归于江。”清光绪《增修灌县志》:“内江循山里许,有渠泄水,古名侍郎堰。”《灌记初稿》:“大堰至离堆象足,有减水河三。”“虎头岩对岸为上减水,鲤鱼沱为中减水,人字堤为下减水。”因其排沙效果好,近代改称“飞沙堰”。  飞沙堰主要功能有三:一是枯水季节导水入堰,保证灌区用水需要。二是丰水季节排泄进入内江的多余水量。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作用也越大。三是排沙。鱼嘴分水后,岷江挟带的大量悬移质和推移质大部分排入外江,但仍有约47.5%的悬移质和26%的推移质进入内江。内江流量达每秒380立方米时飞沙堰开始翻水。飞沙堰分流,比大于20%时开始飞沙。当内江流量超过每秒1000立方米时,飞沙堰分流比超过40%以上,分沙比可达75%左右。洪水越大,飞沙堰的分流比越高,排沙效果越显著。经飞沙堰二次排沙后,进入宝瓶口的推移质仅占岷江总量的8%左右。

8小时前

2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