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的成语故事

傷悲如妳我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她是他的夢 2星

共回答了220个问题采纳率:98.2% 评论

沐猴而冠(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指猕猴戴着帽子装扮成人的模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9小时前

50

叫啥都俗 3星

共回答了349个问题 评论

“沐猴而冠”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昔日,有一只猴子到了宫廷里,被人们捉住了,并戴上了一顶华丽的帽子。猴子戴上帽子之后觉得非常得意,以为自己变得与众不同、高贵无比,便开始在宫廷内到处游逛。其他的动物看到猴子这副模样,都纷纷夸奖他的美丽和高贵。猴子听到这些话后更加得意,以为自己真的变得非常出众,于是大摇大摆地走了起来。

但是,当他走到宫廷门口时,碰巧遇到了一只善于辨别真伪的老狗。老狗看到猴子戴着帽子,却仍然一副猴子的模样,便嗤笑了他一番,讽刺他“沐猴而冠”。猴子听到老狗的话,感到非常羞愧和惊恐,连忙摘下帽子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表的华丽并不能掩盖内在的本质,虚荣心和自以为是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7小时前

35

咮婯旪 4星

共回答了494个问题 评论

"沐猴而冠"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不合适的人得到了高位或荣誉。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有一只猴子在河边洗澡,它看到水中反射出自己的影像,以为是一只更大更漂亮的猴子,于是它爬上树,拾起一顶人类的帽子戴在头上,然后跳回水里,继续欣赏自己的影像。

其他的猴子看到它戴着帽子,都认为它很了不起,于是就把它选为了猴王。但是,当真正的危险来临时,这只沐猴而冠的猴子却无法胜任领导工作,最终被其他猴子推翻。因此,“沐猴而冠”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虚有其表、能力不足的人。

4小时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