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到两汉时期哲学思想代表人物及影响

浅笑饮毐酒 4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别去打扰 4星

共回答了406个问题采纳率:94.3% 评论

先秦诸子哲学的主要派别有

①儒家。这是创立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两个派别最有影响。

②墨家。创始人是战国初年的墨子,他的哲学中包含有非命尚力和尊天事鬼的矛盾。墨子死后,“墨离为三”。战国后期,墨家的一派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迷信成分,在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③道家。传统认为老子是其创始人。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系统完整的宇宙观,既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通过相对主义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稷下道家则提出“精气”说,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战国时期道家的一派还和名家、法家相结合,发展成为黄老之学,为后来的汉初统治者所推崇。

④法家。其先驱为管仲、子产,真正奠基人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人。到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法治理论,他继承了老子和荀子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

⑤名家。是战国时期专门讨论名实关系和概念同异、离合问题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他们对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问题作了探讨,对古代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⑥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他把阴阳五行说加以神秘化,用五行生克的顺序来说明王朝的更替,提出“五德终始”说,为新兴封建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除上述派别外,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还有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等学派。

21小时前

40

中國賤行 1星

共回答了158个问题 评论

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十位思想家。出自《吕氏春秋》:“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天下十豪:老聃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天下十豪: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天下十豪:墨子

墨子,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天下十豪:关尹

尹喜,字文公,号文始先生、文始真人、关尹。甘肃天水人,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官至周代大夫,周敬王23年天下将乱,辞去大夫官职,转任函谷关令,遇老子,得授《道德经》。葬于安徽涡阳县。

天下十豪:列子

列子,汉族,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东周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天下十豪:陈骈

田骈(pian),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又称陈骈,齐国人,与田齐宗室出于同姓。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本学黄老,与慎到齐名。曾讲学稷下,雄于辩才。代表作品有《田子》。

天下十豪:阳生

杨朱(约公元前395-约公元前335),一说约公元前450-约公元前370,杨姓,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主张“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见解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可见其学说影响之大。

知名弟子有孟孙阳、心都子,学说继承者,有告子、子华子、詹何、它嚣、魏牟等人。其学说并不是浅薄简单的“自私自利”。他们对老子的思想加以发展,旨在通过对个体的自我完善进而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他们“贵生”、“全生”的观点,对稍后的庄周很有启发。

天下十豪:孙膑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汉族,山东鄄城人。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

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天下十豪:王廖

王廖,汉族,战国时人,名将兼兵法家。贾谊《过秦论》:“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由于历代书厄历史上关于王廖的记载现在已不多见,《过秦论》此段意在说明六国与秦国的比较,列举的全是六国名臣良将,可见,王廖当是六国中某国的将军。

天下十豪:儿良

倪良,战国时人。名将兼兵法家。贾谊《过秦论》:“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焦氏易林-益之临》:“带佗、倪良,明知权兵,将帅合战,敌不可当,赵魏以强。”

倪良是西汉御史大夫倪宽的始祖(?~前103)。倪宽,汉武帝时千乘郡(今东营市广饶县石村乡倪家村)人。幼年家境贫寒,每次下地劳动,总是把《五经》挂在锄钩上,有空即读,因“带经而锄”的故事而广为流传。

2两汉时期

汉朝,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一个时期,在文学、哲学、艺术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绩。汉初的统治者将黄老之学作为主导思想,实行无为之治。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便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著名的三位思想家,因为他们的姓名中都带有贾字,又被后世的人成为三贾。这三个人就是陆贾、贾谊和贾山,他们的哲学思想也都是以儒家为主的。

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在政治上,董仲舒一直推崇大一统的观念,在思想上,他也主张独尊儒术,甚至将天给神化。虽然说,他的哲学思想是儒家学说,但他的学说和孔子的思想还是具有很大的差别的。

董仲舒的思想理论虽然主要是以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为基础,但是他还吸收了其他各家的理论主张,尤其吸收了阴阳家的五行之说,最后才形成了一"天人合一"为中心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

他认为天是这个世界的最高主宰,统治着社会和自然的一切。他还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天有意识地安排的,包括自然变化和国家兴亡等等。因此,他创立了天尊地卑的思想理论。

他还将封建制度下的伦理关系给绝对化,强调遵守三纲五常是不能改变的,还强调君王的权力也是上天授予的,因此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反对君主就是在逆天。

但同时,他也强调,君主的一切行为也是受到上天的监督的。如果君主违背天意,那么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从而导致发生各种灾害。虽然君主的权力是上天赐予的,但是在君主一直违背天意的情况下,百姓可以反抗,用行动感动上天,这就是"天人感应"说。

他还认为事物之间有矛盾或者是相反相成的关系,这和现代的辩证法比较相似,但是他又否认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他以战国时期"五德始终"说法为基础提出了"三统"说。

他还认为,人体的器官都是天按照他的样子复制的,人的身体便是以天数为基础而化成的。这也就是董仲舒的核心是"以人合天"的认识论。他还提出认识就是探索天意,而知识就是人们顺应天意而得到的内容。

他还提出了以名正实的说法,他提出涉及到社会制度、政治法律等观念都是圣人根据天意而提出来的。他还将很多名词做出扭曲的解释,如他提出天子就是上天的儿子,这些解释都太过于牵强。

贾谊的哲学理论

贾谊的理论也是以儒家为主导,但是他吸收了道家、法家的理论主张。他的《过秦论》被后世的很多文人所模仿,如陆机的《辩亡论》。他的代表作还有《陈政事疏》,这篇文章揭露了汉朝盛世背后的危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在治国方面,贾谊主张将儒家和法家的理论相结合。他重视以礼仪治国,他指出礼仪可以使国家更加有秩序。他还主张重农抑商,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才能使得国家发展更加地稳定。

他的《道德说》最能体现他的哲学主张,他指出德就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在后期创作的《鹏鸟赋》中,他还指出,宇宙万物是天地阴阳自然产生的。他的观念比较消极,因为他认为祸福无常。

扬雄的哲学理论

扬雄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世界的本源是"玄"。现代学者指出,扬雄所说的玄也就是气,还有学者认为扬雄提出的"玄"是一种观念。因此对于扬雄的观念,究竟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还没有确切的说法。

他的哲学理论属于可知论,他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世界的规律是可以被人所认知的。他还提出,心可以知道一切事物,在运用时便能发现心的神奇作用。

他还提出了"尚智"的说法,他说的智并不是指的智慧,而是指的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对事物有所了解。因此,他指出我们要多去看,多去听,这样就能够主张事物的要领。

他还强调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他反对道家的无为思想,他指出人如果不学习,虽然没有烦恼,但是这样也和野兽没有任何区别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人的能力和智慧得到显现。他对神仙鬼怪等说法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也认为占卜是不能测算吉凶的。

他还提出了"行善恶混"的说法,指出人来自于阴阳,阴阳即善恶,所以人是善恶相结合的产物。他还将人分成了三个等级,他还提出学习可以使人向善。他提出的人性论,在历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后世很多哲学家的观念,都受到过他的影响,如王充等。

《淮南子》与《白虎通》

《淮南子》中的哲学观念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基础,他们认为天地都是由道产生的。他们还将道分成了阴阳两面,阴阳合在一起才产生了万物。《淮南子》中的哲学理论既有唯物主义的一面,也有唯心主义的一面。

刘安及他的门客们,还指出人是由气构成的,又分为了精神和形体两个部分。这个说法是在继承了《管子》的精气说之后而形成的,他们还指出精气可以离开形体,但是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淮南子》提出的认识论更侧重于唯物论,他们承认世界是可以被人们知晓的,人体的器官具有认识功能,可以认知世界变化的规律,并能与万物相连接并产生思想感情。

他们还强调心的思维功能,认为心具有统帅全身和沟通内外的主导作用。在《淮南子》中,还指出新可以流行气血,但是这样的理论和现代医学上的心脏是血液的循环器官的理论并不完全相等。

《白虎通》是汉章帝亲自审定而形成的一部著作,他全面系统地表现了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这部书籍的主导理论以儒家为主,并统一了对于儒家经典的认识,参与编写这部书籍的人又很多都是儒家大师。

这本书继承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将经学给神学化和政典化。今天流传下来的《白虎通》,共有四十三篇,每一篇都是单独的一个主题,每一个大主题下面,又有很多个小子题,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多个子题。这部书涵盖了哲学、政治、礼仪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是当时的一部百科全书。

这本书还运用阴阳五行之说,对天人感应说进行了解释,这本书提出五行就是在天的支配下,金木水火土运行的规律。在五行中,土又处于领导地位,代表了君主的地位。这本书也强调了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还将君主专制制度与宗法制结合在一起,强调忠、敬、文。他们还提出,忠是最重要的。但是他们也对君主的权利做出了一定的限制,他们指出君主要为百姓着想,还要听取大臣们的建议。

王充的哲学理论

王充的代表作《论衡》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持否定的态度,他的批判具有理性。他指出,孔子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预知,又怎么能知道几百年后的事情呢。他对于儒家的很多说法提出了批判,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他的理论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却有力地批判了鬼神论。

他还指出,气是万物的本源,万物都是由气而产生的。他还对当时比较流行的天人感应说提出了批判,他认为灾难是天象与人事结合而产生的偶然巧合,他还指出,这其实是自然运行的规律。

他还强调人的知识,只能通过器官与外部进行接触,才能获得。他还重视运用思维,对事情的因果关系进行推理,指出认识任何事件都要进行理性的分析。但是他也指出,有些事情是不能被人所知晓的。

他还反对人们过度地崇拜圣人,他指出人们与圣人都是由天地之气而产生的,因此过度地将圣人神化是不对的。

他还认为艺术应该具有真实和实用两个属性,主张文章要为世用。他还说文章的理论要有根据,不能随意歪曲事实。同时,内容和形式要统一。不能过于追求华丽,也要注重文章的通俗性。

结语:汉代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思想家,代表人物有董仲舒、王充等等。他们的哲学理论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他们的哲学理论,对后世哲学以及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文章中提到的几位思想家之外,汉代出名的思想家还有很多,如王符、荀悦等等。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文人们的思想并没有统一,还存在很多的争论。如西汉昭帝时期,儒法之争便十分的激烈。直到东汉时期,以儒家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才得到了正式的确立。

19小时前

1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