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成语故事

曖昧玩不起 2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是糖果 1星

共回答了149个问题采纳率:90.3% 评论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王羲之的书法家,他非常擅长书法,尤其是草书。有一天,他被请到一位富商家中,要为他写一幅对联。这位富商非常看重这幅对联,因为他要送给皇帝作为礼物。王羲之在看了对联后,心中已经有了一幅完整的草书对联。他拿起毛笔,轻轻地在纸上写下了对联。

富商看了之后,非常满意,觉得这幅对联非常好,于是就给了王羲之一大笔钱。可是,王羲之并没有把钱收下,他说:“这幅对联我已经在心中构思好了,所以写起来非常容易。我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不需要这么多的钱。”

富商听了之后,非常感动,觉得王羲之是一个有胸有成竹的人,于是就把钱留给了他。从此以后,王羲之的名声更加响亮,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书法家。

13小时前

41

我儍渦 3星

共回答了396个问题 评论

是《史记》中记载的荀子的故事。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曾经在燕国担任过官职。
有一次,燕王让荀子写一篇关于马的论文,但是荀子并不知道什么是马。
于是,荀子开始研究马的相关知识,通过观察、研究和思考,最终写出了一篇深入浅出的论文。
在写作过程中,荀子时刻充满着自信和决心,他心中已经有了一副成竹在胸的画面。
当他成功写出这篇论文时,他得到了燕王的高度赞扬,因为这篇论文非常精彩。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充分准备,深入研究,才能将成竹在胸的想法付诸现实。

11小时前

29

某个街角 2星

共回答了261个问题 评论

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8小时前

41

草莓男友 2星

共回答了265个问题 评论

有因为“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唐朝人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进学解》中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齐国宰相晏子在打算到楚国谒见楚王之前,沉浸于饮酒赏花的乐趣中,但是他的门客却逐一告诉他楚国君臣的种种危险性和要点,使得晏子对此早已有了周详的思考和策划。
最终他果断地化危为机,成功地与楚王谈妥了条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延伸出诸如“有备无患”、“早做准备”等谚语,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启示:为了获得成功,必须付出不少的努力和时间来准备,只有胸有成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时机,决胜千里。

4小时前

40

她是他媳妇 5星

共回答了59个问题 评论

成语故事:北宋时候,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春夏秋冬、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他总是在竹林里全神贯注的观察竹子。

有一回,下起了暴风雨,文同不顾一切的知奔向竹林想看看雨中竹子的姿态。

就这样日积月累的观察竹子,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道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21小时前

15

熟悉的前任 2星

共回答了283个问题 评论

胸有成竹的成语源于战国时期,有一位叫管仲的大臣,他受到各国的朝贺,因为他的国家秦一直在战胜他们。
有一天,他到吴国时,吴王问他怎么能这么胜利。
管仲“臣胸有成竹。
”,意思是他已经预测了胜利的结果。
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非常有把握,对事情充分做好准备并有信心。

15小时前

2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