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有什么作用

我擦肩而过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何作乱 1星

共回答了191个问题采纳率:97.3% 评论

湿地的功能

1、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

2、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3、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

15小时前

5

好菇娘 4星

共回答了478个问题 评论

生态意义 (1)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是遗传的基因库以及生物演替的温床。许多的自然湿地为多种珍稀的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适宜的生存场所,特别是为水禽提供了其生存、栖息以及迁徙、越冬和繁殖的必要的场所。同时,自然湿地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野生生物得以在良好的环境下生存和繁衍而不受人类行为的干扰 (2)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 由于湿地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湿地环境中,微生物的活动相对较弱,土壤对于二氧化碳的吸引和释放活动进行得十分缓慢,因而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固碳的作用。尤其是临近城市的湿地公园,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减缓热岛效应等功能。 (3)滞留有害物质,净化水体 由于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都具有吸收以及转化有害物质的功能,因此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的功能。这些湿地植物以及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的合成与分解等作用可以把人类排入自然界的有毒有害的物质转化成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如致癌的重金属以及化工原料等,经湿地吸收和转化后,湿地的水体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湿地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方面功能强大,也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 (4)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湿地地区大多是地势较低洼并且与河流相连接的地带,所以是天然的良好的调节洪水的场所。在湿地被淤积后,这些功能会有所缺失。据科学研究表明,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与湿地的破坏有密切关系。近几年的洪水流量远远低于几十年前的洪水流量,但是却出现了比以往更高的水位以及更大的威胁。出现这种情况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湿地被大量围垦侵占,导致湿地的蓄洪功能急剧退化等。除此以外,森林资源大量被破坏、城市区域封闭地面过多导致的蓄水功能大大退化、单一的水泥的护岸等等错误的水利工程使城市河道下渗功能改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社会效益 (1)促进湿地文化的提升和传播 湿地公园的建设,游客通过参观与旅游,在享受优美的湿地景观和良好环境的同时,可以深深地体验和感受浓郁的湿地历史文化、乡村民俗文化、候鸟文化,丰富群众湿地文化知识,满足其向往、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唤起公众自然保护意识,促进自然资源保护,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湿地文化形成,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的江河、文明的湿地”。 (2)科研、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 湿地公园以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的自然景观等成为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研究基地及科普教育、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开放的湿地公园,将成为所在地省市大、中、小学生们的特殊“课堂”,公众的“博物馆”。 (3)加强社区群众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加大了对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增强了大众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丰富和提升了湿地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层次,使保护湿地和环境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和光荣职责。 (4)提供高品位的生态休闲旅游场所 湿地公园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科研和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同时具有特定的湿地小气候环境,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旅游产品,是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其湿地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融入自然,接近自然。 经济效益 (1)促进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增加产品收益 通过项目的有效实施,引导项目区湿地保护、利用走上合理、协调的轨道,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促进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湿地公园湿地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丰富的可供出口的水产产品、果蔬产品、绿色食品等,湿地公园的成功创建,将使生态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水资源进一步得到保障,可促进农业生产丰收和其它行业的效益。 (2)发展生态旅游,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发展生态休闲 等特色产业,将对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原生态的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一处极具旅游吸引力的观光、度假、游览之地。项目实施后,通过开展生态休闲,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 (3)吸引投资,发展地方经济 湿地公园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可吸引四面八方大规模的人流,必然会带来资本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等,通过发展旅游,与外界建立广泛的横向经济联系,吸引投资,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旅游开发对地方经济可产生全方位的拉动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收益。 总之,湿地公园作为保护自然湿地的有效措施,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虽然我国湿地保护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湿地公园建设起步较晚,诸多理念尚不成熟,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上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但通过一些湿地公园的成功建设,所积累的湿地保护经验会使中国在湿地保护中赶超国际先进国家,坚信未来中国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

13小时前

3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