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为什么要放暑假和寒假呢

扣扣的奴隶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蕏蕏囡 3星

共回答了364个问题采纳率:93.3% 评论

有些我们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其实未必就那么简单,比如说寒暑假。寒暑假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要放寒暑假呢?

其实,所有国家的学生都有两个或三个较长时间的假期,创立现代教育制度的人们为什么在两个学期之间安排了一个较长的假期?

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潘光旦(1899—1967)先生认为: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自在地学习研究的机会,让他们的个性和才华有一个成长发育的时间和天地;避免学校教育把他们变成千人一面的“产品”!虽然潘先生当时针对大学生,但是,对今天中小学假期学习仍然很有现实意义。

1

在校学习VS假期补课

在校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下接受“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的“共性”的“系统化”学习,学生一直处于被管理状态;内容上侧重“学科课本知识”,学习方式主要为听讲式、纸笔训练;学习的空间局限在校园,其中大部分时间在教室,甚至固定的在某一个位置。

在校学习,虽然是青少年成长最主要、最有效的主流教育模式,但是过于班级化、批量化、标准化、同质化,很容易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过度聚焦在“课本、作业和考试”上容易造成学生的“偏食”行为。

假期学习与在校学习是两个互相补充不能替代的学习。假期学习,要让学生个性化成长和社会化培育有机整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假期学习应该是在学生自我主导下个性化学习,侧重社会性、实践性、体验性;让学生做一些在校期间少做、难做、没有做的“作业”。利用假期,让学生融进生活、融进社会、融进世界;既要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同时也要让学生接受社会教育,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源于内心的自我教育。

2

在我国,寒暑假啥规定?

中国的寒暑假是伴随着晚清学制改革一起出现的,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最早对寒暑假进行明文规定的是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章程》,它规定:“每年春季,以正月二十前后开学,小暑节放学,给暑假;休息至立秋后六日开学,十二月十五以前放学,给年假。”

民国成立以后,改用公历纪元。最大的变化从国家层面统一规定了放假日期。统一标准,对于教育部门来说,自然省时省力。寒假只有两星期,时间统一为1月18日到1月31日。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各类的学校学期与寒暑假制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规定。

1950年6月24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校历》。规定:暑假62天,自7月1日至8月31日,计8周零6天。寒假14天,自1月24日至2月6日,计两周。另外规定春节放假三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如果春节三天假日在寒假内,开学后不再补假。

对于中小学,教育部也分别于1950年和1956年发布了《中等校历》和《小学校历》,所规定的开学和放假日期与高等学校大致相同。新中国成立之初,也从国家层面规定了统一的学期和假期标准。

江苏省教育厅要求,暑假里,学生每天的书面作业量要与平时的要求相当,提倡布置适合孩子自主完成或在家长指点和简单帮助下能完成的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暑假里,各地各校要根据当地实际,密切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充分利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就近就便、有益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项目。

同时,避免在暑期让子女盲目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减少孩子参加社会补习的次数,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1小时前

2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