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的由来和来历

悲伤的力量 2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你这薄情郎 3星

共回答了369个问题采纳率:91.3% 评论

火烧,火烧是一个民间的特色小吃,它主要流传在中国的北方地区。

保定驴肉火烧的发祥地为保定市徐水县漕河镇。漕河系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境内河流名称,漕河镇以漕河命名。漕河驴肉 火烧历史悠久。相传,宋代时漕河码头有漕帮和盐帮两个帮会。漕帮以运粮为业,盐帮以运盐为业。双方为称霸码头,时常大动干戈,最终以漕帮大胜收局。漕帮俘 获盐帮驮货的毛驴无法处理,便宰杀炖煮,设庆功宴;再将肉夹在当地打制的火烧内吃。漕河驴肉兴起,名吃由此诞生。

11小时前

36

豆蔻词工 3星

共回答了390个问题 评论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追杀刘秀。一天黑夜,刘秀被追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疾奔的马跑到一棵大树前突然停下,任凭刘秀怎么打,就是不走。眼看追兵逼近,刘秀绝望地准备拔剑自刎,突然出现一老者将他拉下马,推到大树背后,并嘱咐他不要动。黑暗中追兵呼啸而过,刘秀暂时得以平安。

大树是棵千年树龄的古槐,三个大杈向上伸向四周,树干粗大到五个人合抱才勉强围得过来,树冠像一个倒扣的大锅,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站在树下看不到阳光,大树中间有个树洞,体积足以容纳三人。刘秀听从老者建议,当晚暂时藏在了树洞里,不一会就睡着了。一觉醒来,闻到一股烧饼发出的面香味,顿时觉得饥饿难耐,刚想出洞要吃的,忽听马蹄声由远及近,知道是抓捕自己的追兵又到了。

追兵来到了大树下,看到老者正在打烧饼,一哄而抢,连吃带拿,一个没剩。然后威胁道,见逃犯刘秀马上报告,否则,按私通要犯定罪,而后扬长而去。老者心中暗惊,这才知道昨晚所救之人竟是刘秀。追兵远去,刘秀知道身份已然暴露,离开树洞对老者说:“我已几天没吃东西,能不能弄些吃的,最好是刚才那喷香的烧饼。”老者答:那烧饼是用发了的面做的,现在哪有发面呀,刘秀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恨不得马上吃到,急说你不用发面了,用面做熟了就行。

老者于是马上和面开始做吃的。因为死面不好和(北方民间称不发酵的面为死面,他就用食用油涂在面上,怕不好吃,又在面里加些盐轻揉做成烧饼状,开始在锅里烙饼。饼发出的香味让饥饿的刘秀等不到全熟拿起一个就吃,一吃,确实没熟,但又不好意思放回去,于是顺手掰一个丫型树杈把没熟的饼放在杈上,在火上烧了起来,一会儿死巴巴的圆饼变得又鼓又大,拿起一吃外焦里嫩比烧饼好吃多了。

刘秀喜出望外越吃越香,老者拿起一个尝了一口,也觉得这种新做出的面食色香味美,他灵机一动请求刘秀说:“请给这种饼起个名字吧!”刘秀想了一下,说:“用锅做出来叫烧饼,你用死面做又加油盐在锅里没烙熟,我在火上直接烧,那就叫火烧吧。”

9小时前

15

煙圈亂飄 1星

共回答了110个问题 评论

烧据说起源于明初。

朱棣起兵谋反,杀到保定府徐水县漕河,打了一场败仗。燕王眼瞅着饿得就要见阎王去了。士兵出了个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杀马吃。其实所谓“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马肉纤维比较粗,不是特别好吃。但是饥不择食,就把马肉煮熟了夹着当地做的火烧吃了。哪知味道还很不错。于是后来当地老百姓也开始杀马做“马肉火烧”,而且马肉火烧因为曾经被皇上吃过而声名大振。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因为和蒙古人打仗需要马。这里的马可不是做火烧吃的死马,而是活生生的战马。马成了战略物资,当然就不能由着老百姓做火烧吃了。但是想吃马肉火烧了怎么办啊?于是就出现了替代品——驴肉。驴肉纤维比马肉细腻,而且纯瘦不肥,自古就是下肴的佳品。而且保定一带,属于冀中平原,水草肥美,最适合养驴,于是在种种际会之下,驴肉火烧就诞生了。

6小时前

4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