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 而 乎 乃 其 且 所 为 以 于 者 之 的意义 用法

已不复存在 1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全为你崩溃 3星

共回答了36个问题采纳率:93.3% 评论

连词 关系 例句 译

并列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又

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且、并且

承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 就、接着,或不译

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但是、却

假设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如果、假如

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连接状语,可不译

因果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所以

目的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表目的,来

代词,通“尔”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你的

通“如” 军惊如坏都舍。《察今》 好像,如同

复音虚词 而已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限止语气,罢了

而后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才,方才

而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反问语气,进一步意思

既而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不久,一会儿

2.何

疑问代词 作宾语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前置,哪里、什么

作定语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什么

作谓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什么原因、为什么

疑问副词 句首、动词前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为什么、怎么

形容词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复音虚词 何如/奈何

/若何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怎么样、什么样

何以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以何,拿什么,凭什么

无何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不久、没多久

何乃 阿母谓府史: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怎能

何异(于)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 有什么不同

何则 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

如…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 将…怎么办呢?

何…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还(做某件事)干什么?

3.乎

语气助词 疑问语气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吗、呢

测度语气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吧

感叹语气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啊、呀

词尾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逍遥游》 ……的样子

介词 相当于“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对、对于、比、向、跟

4.乃

副词 顺承紧接 刿曰:“……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就、这才

逆转相背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却、竟、反而、才

范围限制 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才、仅

确认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是、就是

代词 第二人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你的

指示代词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这样

复音虚词 无乃 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 府史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就这样

5.其

代词 第三人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他(们)

第一人称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自己

远指代词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那

近指代词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这,这个,这些

指示代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其中的

副词 推测语气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或许,可能,大概

反诘 其孰能讥之乎?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难道,怎么

婉商 吾其还也。《肴之战》 汝其勿悲。《与妻书》 还是

期望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可要

连词 表选择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还是……

假设关系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如果

复音虚词 何其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6.且

连词 并列 河水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又、并

递进 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而且、况且

让步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尚且

转折 固不如也,且如之奈何?《鸿门宴》 然而、可

副词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将、将要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暂且、姑且

复音虚词 且夫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地,自若也。 况且,再说

且如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就像

7. .若

代词 第二人称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你、你们、你的

指示代词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 这、这样、如此

连词 表假设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如果、假设

表选择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或,或者

动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像、好像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得上、及、如

复音虚词 若夫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段头,要说那,像那

若定 指挥若定。 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 以闲敝邑,若何? 怎么样

若干 车后若干递送夫。 几许,多少

若辈/若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这些人)

若…何 寇深矣,若之何?(对待…怎么样,拿…怎么办)

8.所

助词 在动词前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所……的人(事物)

“为……所”结构,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被

名词 表地点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处所、地方

量词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栋

复音虚词 所以,表原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的原因

所以,表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用来…的根据、…的方法)

所谓 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所说的

所在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处处)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处所)

9. 为

介词 表动作、行为的对象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向、对

表动作、行为的替代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替、给

表动作、行为的时间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当、等到

表动作、行为的目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货殖列传序》 为着、为了

表动作、行为的原因 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因为、由于

表被动关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被

语气助词 疑问句末,表诘问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动词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谁为汝多智乎?《两小儿辨日》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修建、变成、作、表判断、认为、创作、是等

10. 焉

代词 疑问代词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杀鸡焉用牛刀(成语) 哪里、怎么、什么

第三人称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他(们)、它(们)

语气助词 陈述语气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了、啊、呢

反诘语气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呢

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不译

词尾 形容词、副词词尾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相当于“然”

兼词 于之(此)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在这里(那里)

11也

句中语气助词 表停顿,舒缓语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不译

句末语气助词 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不译

表陈述或解释 即不忍其觳觫,……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不译

表肯定、感叹 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过秦论》)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啊、呢

表疑问或反诘,句中有疑问代词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呢

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吧

复音虚词 其…之谓也(乎)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说的就是…啊)

也哉 岂独伶人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

12. .以

介词 表工具、方法等 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 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表提宾 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

表原因 ①且吾以捕蛇独存。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因、由于

表时间、处所,同“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十月,自亦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在、从

表对象,同“与”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和、跟、率领、带领

连词 表并列或递进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而、又、而且、并且

表承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而、或省去

表目的 ①作《师说》以贻之。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而、来、用来、以致

表因果 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为

表修饰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地

动词 ①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任用)

助词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通假 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通“已”,已经

无以,则王乎? 通“已”,止

复音虚词 无以、有以

足以 ①今之臣无以易薛季昶。 ②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③奚足以语文事? 有什么办法用来…

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以是、是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因此

以为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认为,把…当做或看做)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或制成)

11小时前

3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