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汤和下场

群格式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向大佬低头 1星

共回答了175个问题采纳率:90.3% 评论

信国公汤和死于洪武二十八年,享年70岁,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

汤和从小与朱元璋一起玩大的,是儿时伙伴,后来定远人郭子兴在濠州招兵买马,汤和就去当兵了,并且写信给朱元璋,说他积功当了千户有吃有喝…,朱元璋在皇觉寺当游方和尚,眼看着寺里连吃的都没有了,他卜了一卦,是大吉,索性踏上了从军之路,

朱元璋到了郭子兴帐下,因战功卓著不仅职位在汤和之上,还成了郭的女婿,但是汤和始终追随朱元璋不离不弃,

大明建国后,汤和被封为二十八侯之首一中山侯,但是汤和心里极不平衡,同为儿时伙伴的徐达封公,比他后来的邓愈也封了公,他仅一个侯,

洪武四年,汤和率兵西征,虽取得了胜利却被朱元璋痛骂了一顿,最后还是封了一个信国公,

在朱元璋用雷霆手段清洗功臣集团之时,汤和激流勇退,在老家凤阳养老,不参予任何国事,再加上与朱元璋的儿时友情使他能全始全终,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十分想念汤和,便派人召汤和入宫,此时的汤和已经病入膏肓,中风后无法行走,朱元璋便命人用车把汤和拉到皇宫,见到朱元璋后,汤和跪在地上,勉强支撑病体,朱元璋用手抚摸汤和,与汤和叙起小时候的事情,汤和不能说话,只能不停地磕头,朱元璋见到这位老伙计命不久矣,顿时流下泪流。

2小时前

39

余情温酒 2星

共回答了220个问题 评论

汤和是寿终正寝。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惟独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

本来,汤和也属“荆棘上的刺”,在必杀之列,可因为他的机警和自律,能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所以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1小时前

47

刘叉叉 5星

共回答了500个问题 评论

汤和(1326年-1395年),置顶层杭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战集庆,取镇江的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汤河到今日给朱元璋拜年时得了急症不能说话。朱元璋值日,清明探视长探吸脂后,让他返回故乡带汤合萆箱好一点时,又令人将他接到京城,让他坐车进入内殿,设宴慰劳,关怀备至,并赐黄金,布帛,御膳,法酒等等。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溢号襄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

22小时前

24

坚强的忧伤 1星

共回答了172个问题 评论

汤和

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

明初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

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后随朱元璋屡破元军,累计功勋升至统军元帅,常驻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封征南将军,在浙东一带击败方国珍部。洪武元年(1368年),汤和攻占延平,擒获陈友定。1370年至1385年,随徐达西征,后又北战伯颜帖木儿、思州蛮族叛乱。1371年,被封为信国公。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80年后,朱元璋年事已高,越来越致力于加强皇权对军事的掌控。汤和审时度势,自愿放弃兵权,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告老还乡。

1395年,汤和因病去世,追封东瓯王,谥襄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

18小时前

4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