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油子和卫嘴子的由来

留言请回复 3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嗯守護祢 2星

共回答了9个问题采纳率:95.3% 评论

这里的京油子卫嘴子,还有一个狗腿子。是指的北京京油子、天津卫的嘴巴、保定的狗腿子。是早先人们把这三个地方的人具有代表性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实是清末明初京、津、保三地的人在北京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变迁,这个说法已经不切合实际。

16小时前

23

熊本冉 2星

共回答了234个问题 评论

俗语“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就是这样一句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却蕴含了很多丰富道理的生活写照。

从大概意思上就理解这个意思,实际上指的是不同地区的老百姓,对北京人、天津人、保定人的印象。

北京人由于语言能力特别强,再加上经常说大话却很少办实事,所以在外界人的眼中就比较油滑。而生活在天津卫的老百姓,由于经常接触南来北往的外地人,所以练就了比较强的语言功底,所以有十个外地人加一起,也说不过一个天津人的说法。

14小时前

50

以薇卜 2星

共回答了206个问题 评论

一、老一辈的人下结论:北京人经多见广,眼界宽,心眼多,不容易上当受骗。看上去对谁都挺客气,其实对谁都留着一手,发现风向不对,立马打轮转舵,有着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外地人眼里,北京人比较世故,油滑,于是便得了个“京油子”的评价。

二、津门乃水陆码头,商埠文化发达。天津人脑子活,嘴巴巧,能说会道。过去相声演员先要经过天津观众的认可后,才敢放开手脚闯江湖。就是因为天津人说话诙谐,幽默,“逗哏”,久而久之,落了个“卫嘴子”的名声

11小时前

3

时间在说谎 4星

共回答了422个问题 评论

相声大师侯宝林在《戏剧与方言》中有充分的表现;三是抬举人,为了不得罪人,北京人说话总是把自己压低,把别人抬高,由此创造了“您”和“怹”两个尊称。外地人看北京人这么事故,于是生出了“京油子”这个称号。

九河下梢天津卫”,天津是北方重要的商埠码头,既有陆运,又有河运和海运,因此自古天津就有较为发达的商埠文化和码头文化。从商埠文化的角度看,为了能够揽到买卖就要说服客户,久而久之天津人给人留下了很能说的印象。从码头文化角度看,争夺码头的控制权往往伴随着武力和流血解决,长期的争斗对每个帮派都是很大的消耗,于是从武斗改为文斗。

天津人的文斗首先要“论论”黑白对错,是非曲直,凡事都要讲究一个“理”字,所谓师出有名。因此用嘴干仗就成了“卫嘴子”的另一个含义。当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够靠嘴仗解决的。

7小时前

47

大汉子 4星

共回答了439个问题 评论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为了剪除鳌拜,悄悄地在内廷设立了一支善扑营。善扑营从八旗亲贵中选拔一群身强力壮的少年组成,在宫内陪同皇帝练习“布库”。“布库”是蒙古语,就是汉语中“摔跤”的意思。1669年5月,正是这群鳌拜根本看不上眼的少年,在武英殿内将鳌拜拿下。

善扑营立下了大功,得到了丰厚的奖励。此后,善扑营成为了皇帝的贴身侍卫,并经常为皇帝表演摔跤。他们的待遇也非常好。善扑营存在了200多年,一直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才被解散。

善扑营的规模不大,只有300多人,但是里面都是摔跤高手。善扑营解散后,这些摔跤高手流落到了全国各地。当时,北京、天津、保定,是北方最大的三座城市,因而有许多摔跤高手来到这三座城市谋生。他们在当地落脚后,会招收弟子,传授摔跤技术。

于是,从宫廷里流出来的摔跤技术就在北京、天津、保定三座城市落地生根。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天津、保定三座城市的摔跤选手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摔跤风格。

善扑营流落到北京的摔跤高手最多,他们不但身强力壮,而且摔跤水平很高,身体灵活、油滑。寻常人等,与北京摔跤选手进行比赛时,一碰到他们的身体就被滑走。

长此以往,人们就送了这些北京摔跤选手一个外号“京油子”。

天津离北京很近,从善扑营流落到天津的摔跤高手也有很多。外地人与天津人摔跤时发现,天津人在摔跤之前,会用嘴舔一舔指甲。外地人不解其故,于是“卫嘴子”的说法就不胫而走。

2小时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