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主任家长沟通技巧

所有样子 4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淡至无声 4星

共回答了408个问题采纳率:98.3% 评论

1、首先与家长沟通时,要对其孩子有全面了解,发现其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

2、第二,态度要保持平和,先扬后抑,一定要先表扬和夸奖其孩子,有对某件事情针对性地夸奖。

3、第三,当批评孩子缺点时,语气一定要委婉,保持平和的态度。

9小时前

11

佑掱環 4星

共回答了44个问题 评论

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1. 建立互信关系: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建立起互信关系,在沟通中要充分尊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同时也要让家长明白你的工作是为了孩子的好。

2. 及时反馈信息:班主任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班级中表现、进展、需要改进的方面等信息,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并能够配合班主任对孩子进行教育。

3. 简明扼要: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尽量简洁明了,不要让家长听不懂或者产生误解,同时也要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地指导孩子发展。

4. 充分解释:当出现问题或者矛盾时,班主任需要充分解释和说明,找出问题的根源,合理处理家长的不满或者疑虑,积极解决问题。

5. 亲切友好: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保持亲切友好的态度,不要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尽最大努力让家长对你的工作和教育方法产生信任感。

7小时前

47

被寂寞追 2星

共回答了69个问题 评论

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1.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很重要,要以笑脸迎接家长,穿着整洁,表达语言热情周到,让家长感到被重视与信任。

2. 主动与家长打招呼。要注重与家长的日常交往,主动热情地跟家长打招呼,并关心孩子在家的生活状况,让家长感到班主任的亲切与关心。

3. 采取多种沟通方式。除面对面交流外,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并在工作日记或家信等公开途径分享孩子在校表现,增进家长的了解。

4. 倾听家长的意见与疑虑。要主动询问家长对孩子在校状况或教学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并给予家长充分的倾听与回应机会。理解家长的感受与担忧,消除疑虑,取得信任。

5. 定期家长会。要定期组织家长会,公布教学大纲与概况,解答家长疑问,征求反馈意见,增进相互理解,达到共识与配合。家长会也是增进与家长感情的良好机会。

6. 适时与家长个别交流。对一些行为问题较大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要安排与家长面谈,分析具体问题,制定改进方案,并要求家长在家配合与支持。以真诚的态度与家长沟通,取得理解与合作。

7. 随时解决家长的个体问题。要耐心地倾听每个家长的建议与疑虑,并尽快作出反馈,在第一时间与当事人家长进行沟通,消除误会,达成一致,这也能增加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支持。

通过以上技巧,班主任能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在孩子教育上达成广泛共识与配合,使幼儿在学校与家庭两方面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4小时前

25

日暮江南秋 3星

共回答了389个问题 评论

有效而友好 因为幼儿园班主任需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但是家长的心态和想法各不相同,所以班主任需要能够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并转化意见,同时还要保持友好的态度。
具体的沟通技巧包括: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问题,尽可能多地提供信息和反馈,以及语言和行为上的礼貌和尊重。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和照顾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建立更好的家园合作关系,达到更好的效果。

1小时前

27

談快樂 2星

共回答了77个问题 评论

  1.利用家长送孩子的时机,在走廊或活动室沟通。这类沟通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且不需要回避他人。如,告诉家长孩子在某类活动中表现突出,孩子的头发和指甲该剪了,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不爱喝白开水等等。这类沟通能有效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为进一步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2.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在幼儿园走廊一角或某个地方沟通。这类沟通一般需要回避他人,家长一般不大愿意让别人知道,幼儿也不愿意老师向家长“告状”,所以老师应单独与家长沟通,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告诉家长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损坏了教玩具,午睡时经常尿床等等。

  3.利用多种形式来与家长沟通 ,如:上门家访、家园联系手册、电话、班级主页、QQ等等形式。

幼儿园老师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篇2

  1导入尊重感。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班主任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班主任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也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班主任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诚感。用真诚的语言或行动去与对方沟通,使其感动的方法。以诚感人要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3评论学生要客观如实。

  4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同志关系,班主任与家长的谈话,切忌用教训式语气,而应像对待同志或客人那样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气;态度要随和,语气要婉和,语态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语势要平稳,语境要清楚,语感要分明,使家长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当家长的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5语言务求得体和有分寸。语言是心灵的窗子,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身为人民教师,在与家长谈话时也应该为人师表。得体的称呼,使对方一听称呼就有一种相知感,从而产生亲切感,缩短交流双方间的心理距离,甚至建立起感情基础。教师得体的语言,可以赢得家长的尊敬,增加家长的可信度,形成和谐的沟通氛围。所谓语言得体,最主要的是与职业身份、与场合、与交流的对象,与解决的问题得体。谦虚、中肯、客观,掌握好分寸、语气,不夸大,不缩小,不说过火的话、不说力所不能及的话;还要讲话要温和,不用过激词语,不摆逼人气势,语气诚恳等等。

  6谈话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班主任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惟如此家长才会欢迎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要把握好沟通步骤的时序。“哪壶先开提哪壶”,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提一些建议,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可以采取“避逆取顺”的策略,避免触动对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顺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采用变换语言或变换角度的手法来叙述。因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可尽量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一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种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要注意了解各种忌语,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掌握上述心理策略,在沟通中就可减少一些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

24小时前

12

卜能丢下我 1星

共回答了129个问题 评论

教师与家长间易互相埋怨,一方埋怨老师不会教,一方埋怨家长不会养。这样,导致双方产生对立情绪。

班主任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防止只“揭短”“告状”的现象

18小时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