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家庭发展规律

吖囈卌斄蘆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凝月痕 1星

共回答了102个问题采纳率:96.3% 评论

我认为两代家庭规律,一般是父母亲发展好一点的,对儿女有重视教育的,有不重视教育的,重视教育的家庭,下一代发展的会更好,不重视教育的儿女就有可能发展受限,甚至堕落,所以说尽可能的要培养好下一代,这样家庭就会越来越好。

19小时前

1

一群废物 2星

共回答了265个问题 评论

父母一代是农民,那么在孩子教育的过程当中,会对孩子的文化水平要求比较高,那么第2代的子女大概率会出现大学生,这样来说这个家族兴旺就开始延续了。

17小时前

46

回首远眺 4星

共回答了456个问题 评论

所谓两代小家庭,即是指亲代小家庭与子代小家庭。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家庭为亲代小家庭,子女成年成家后,与配偶,以及生育下的子女则构成子代小家庭。在子代小家庭建立以后,亲代小家庭并不完全退出,而是在育儿场合继续在场,形成“半存在”状态。

两代小家庭是江南社会家庭的基本单元,也是较为紧密的血亲关系存续的基本单元。在这个基本单元以外,血亲关系变得稀疏起来,即对于父母一辈来说,成年的兄弟姐妹不太热络(江南乡村相对好些);而对子女一辈来说,即是堂表亲的兄弟姐妹不太热络。

既然这类血亲关系也已经显得淡薄,则非血亲的关系就更加淡漠,如同学,邻里,朋友等,即不存在浓厚的非血亲的人情关系。换言之,两代小家庭不仅是江南社会家庭的基本单元,也是江南社会非功利人际关系的基本单元。这个意义上讲,江南社会又是极度充满乡土性而无江湖性的。

两代小家庭结构使得江南本地社会看起来牢固又涣散。个体处在各自独立的,较小规模的小家庭结构中,彼此十分隔绝,呈现出一种一盘散沙的状态。而又因为只有这种小家庭结构,外来者则无法通过交友等人情关系的构建融入本地社会,只能通过通婚方式,这使得整个本地社会又呈现了坚固排外的状态。

两代小家庭是如何形成的?这似乎颇为复杂。不过大致可以肯定,今天的两代小家庭结构,源自建国后一夫一妻制度,改开后计划生育制度带来的家庭规模的迅速缩小,小家庭只有父母+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子女,即3-4口人。

两代小家庭结构形成了江南社会人和人关系的许多独特特点。

一是亲戚关系中的亲情淡薄。此点前文已提到,不再赘述。

二是人际关系中的同辈疏离。由于个体始终处在两代小家庭结构中,因此缺少对于外部非血亲的非功利人际关系的开拓与维持,也即感情深厚的同辈好友往往不多,特别是男性缺少所谓“义气兄弟”。

三是亲子关系中的父母威权。由于父母与其亲兄弟姐妹往来不多,且缺少非血亲的非功利人际交往,也就意味着个体感情生活的重心必然转向小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上。父母必然会对子女产生控制(有时候是宠溺),形成威权,并延伸到子女结婚以后,

四是恋爱关系中的婚姻本位。在子女成年到成家之间,实际上个体是处在即将脱出亲代小家庭,但还没有构建子代小家庭的原子状态中的,但两代小家庭的结构显然天然抑制这种状态的持续,反感长久未婚状态。于是成年子女的恋爱生活就必然以成婚成家为基本目的。

五是婚姻关系中的妻权膨胀。前文已经提到,父母威权多半延续到子女结婚以后,而这种威权是不区分子女性别的。于是在子代小家庭中,妻子可借助其亲代小家庭(也即娘家)的庇护提升其在夫妻关系中的话语权,形成妻权膨胀。

六是恋爱,婚姻关系中的本地本位。为了维持两代小家庭的同时存续,则子女必然只能选择本地家庭子女婚嫁,且自身也不能离开本地。这里值得玩味的是,存续双方两代小家庭的愿望很多时候是双方父母,子女共同支持的。子女自己不愿意离开本地(不切断与自己亲代小家庭联系),也情愿选择本地人婚嫁(意味着对方亲代小家庭也不切断)。

这几个因素,又有互相作用影响。如妻权膨胀与父母威权的结合,使得江南地区出现了强势母亲的形象,对子女宠溺且控制,进一步又产生了“妈宝男”与“小公主”;父母威权与婚姻本位的结合,也使得子女在婚前个体自由较少,私生活较受到约束,常常被父母催促要求早日成家;婚姻本位也进一步强化了同辈疏离,子女成年以后的重心只在于尽快恋爱,成家以及以后的育儿,与同辈的友情生活自然压缩。

14小时前

47

痹噯誽 1星

共回答了111个问题 评论

不同时代的家庭,其生命周期会出现交集,比如自己的家庭处于成长期时,父母的家庭可能已经进去成熟期。

所有家庭成员都经历着一系列转换的新压力,所以此时必须重新协调家庭关系,

11小时前

4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