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始末

回忆忘记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笑看落花寒 2星

共回答了293个问题采纳率:93.3% 评论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2小时前

41

大神別收我 2星

共回答了77个问题 评论

1950年11月24日,朝战西线主战场志愿军发起了第二次战役。近3天,作为第二次战役东线单元的长津湖战役打响。

盖马高原冰天雪地鏖战连连,硝烟滚滚。

意料之外,正在苦苦相互厮杀的中美战士受到他们共同的敌人的袭击——挑战人类生命极限的酷寒,把战地卷入地狱。

很多年来,长津湖战役历史资料对于绝大多数军迷而言,零星、琐碎。

杨根思在阻击下碣隅里美军南撤古土里时阵亡,或是杨根思在阻击柳潭里美军南撤下碣隅里时阵亡,或是杨根思在坚守下碣隅里东山一个小高地时阵亡,直到现在,说法多多。

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在酷寒下作战的,伤亡、减员惨重的超级兵团第9兵团,是因为入朝时匆忙,没来得及配备冬装?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

包括饥饿。

酷寒下激烈的战斗,极大消耗着志愿军的体能——最后进入战区的第9兵团部队因为缺粮,几乎一开始投入战斗即陷入非常乏力状态。

直到现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极度缺粮,其中原因何在,也少有人关注。

长津湖战役距离现在不算久远,然而,真相扑朔迷离。

在后浦美军第31团部撤退之后,志愿军在新兴里击溃了美军不同番号的3个营,难道这就是全歼“北极熊团”?就是朝鲜战争一次歼美军一个整团的范例?

柳潭里、下碣隅里、新兴里等战场杀声震天,志愿军为什么会持续发起人海攻势?

历史的缝隙,阴沉、狭窄。

朝鲜战争结束,被升任少将的美军陆战1师戴维斯中校回忆当年极端酷寒的恐怖时,说道:

我把头对准一个方位物,然后关上手电,掀开雨衣,走出工事判断方向,可我常常想不起来我在雨衣下干了些什么,站在那里茫然发呆。

我不得不再走下工事,从头做起。所有人都三番五次地找你,好弄清楚要干什么,实际上,严寒使我们完全麻木了。

极端酷寒对人类的体能、思维的恶劣影响,远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

战后,美军推论认为,志愿军有着抗战和内战丰富战场经验,却长津湖战区频繁发起密集冲锋,酷寒应该是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长津湖战役真的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战役?1950年的盖马高原地区对整个朝战到底有什么地理价值?

由长津湖撤退,美军是因为酷寒、补给问题?或者是联合国军在第二次战役后的整体计划?又或者是志愿军奋不顾身的搏杀?

假设,在1950年12月3日之后,志愿军停止攻击,休整部队,收容伤病员,最后,再缓缓南下兴南、元山,是否会得到同样的战果?

我想,站在不同的视角,总会有不同的看法。

总之,在宣传资料里的长津湖战役,中美都是赢家。

然而,在1950年冬季无声无息阵亡在长津湖地区的中美战士,他们曾经鲜活生命被变成冷冰冰的数据,挤压在密密麻麻的资料、史书里。

我每次翻阅总会唏嘘,对于朝鲜战争,对于长津湖战役,历史正在慢慢给出答案:在这一场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发生错误的战争里,所有的赢家,其实都是最大的输家。

感谢我的朋友们的认同、交流和支持。

长津湖战役将持续写作,由下碣隅里总撤退,到古土里,再到水门大桥,直至兴南最后撤退。

1小时前

2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