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八个习俗

木尐棉 1个月前 已收到6个回答 举报

落花闲 2星

共回答了273个问题采纳率:91.4% 评论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所以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老人节”。

重阳节根据地方不同,风俗习惯大致有:

一、登高

登高望远,是重阳节的首要习俗。

此时秋高气爽,登高远望能令人心旷神怡,更有健身祛病的功效。

二、辞青

重阳登高,也是观赏红叶的好时机。

此时天气渐冷,层林尽染、草木凋零。

郁郁葱葱的绿色,早已已消失不见。

观赏红叶,又被称为“辞青”。

三、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观赏菊花的风俗。

农历九月又称菊月,九月初九重阳节,亦是菊花节。

四、晒秋

重阳时节,也是丰收的季节。

我国农村地区,还保留了“晒秋”习俗。

在自家房前屋后,搭起架晒、晾晒农作物。

祈愿来年也能有个好收成。

五、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年的,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六、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掺进新打下的粮食当中。

一并酿制成酒,留待来年九月九日饮用。

七、佩戴茱萸

民间认为,农历五月初五、九月初九,都是逢凶之日。

八、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糕”谐音“高”,取节节高升的意思。

以上是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有些也有稍许不同。

15小时前

33

故事中介 1星

共回答了133个问题 评论

重阳节有着晒秋、放纸鸢、登高、吃重阳糕、祭祖、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饮宴祈寿等风俗。一,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茱萸香味浓郁,有驱虫去湿、去除风邪的作用,也有消积食、治寒热的功能,可以入药,也可以制酒养生祛病。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佩带茱萸或者登高望远时插茱萸的习俗,还可以将茱萸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寿。

二,饮菊花酒。

菊花酒清凉甘美,有明目、补肝气、安肠胃、利血、治头昏、降血压、减肥之功效,是强身益寿的佳品。饮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在我国民俗中,人们在菊花盛开之时,采集菊花的茎叶,与谷物掺在一起酿酒,等到来年九月九日饮用。

三 ,登高望远。

在重阳节这一天,民间有一个普遍的习俗,就是人们要在这一天外出登高望远。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1,古代人们崇拜山神,认为“九九老阳,阳极必变”,所以在九月九日,要前往山上登高望远,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娱乐活动。

2,重阳时节,农忙秋收大多已经结束,这时候老百姓比较清闲,山里的野果、药材又是成熟季节,所以人们这时候就会去山上采集野果、药材等等,后来逐渐将活动集中到重阳这一天,演变成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

四,赏菊花。

在九九重阳节期间,各种各样的菊花正是盛开的时候,观赏菊花自然就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观赏明目繁多的菊花,同时还会点燃菊灯,举办酒宴,乐鼓并作,大庆重阳节。

五,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为了庆祝粮食丰收,喜尝新粮。因为“高”与“糕”谐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后来才有了重阳节登高吃糕的习俗。

六,重阳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早在先秦时期,在农作物丰收之际,人们就有在九月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的习俗,以谢天地祖先的恩德。

13小时前

41

纯数娱乐 1星

共回答了159个问题 评论

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阳这一日,各地都有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的活动。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重阳节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

11小时前

9

深埋心底 2星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评论

不是八个是五个。

1、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重阳赏菊、饮酒、对弈重阳日,中国重阳节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2、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着名的“龙山落帽”故事。九月初九,正是天高气爽之时,最适合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3、吃重阳糕

在民间,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4、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汉代已见,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佩带茱萸可以辟邪求吉。因此,茱萸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7小时前

39

笑我痴迷 3星

共回答了355个问题 评论

插茱萸,饮菊花酒,登高望远,赏菊花,吃重阳糕,重阳祭祖,采中草药,摆敬老宴

2小时前

31

成宿醉 2星

共回答了74个问题 评论

1、赏菊:

重阳节有观赏菊花的风俗,重阳节也叫菊花节,菊花被人们认为是长寿的象征,古时九月九这天各地会举行菊花大会、菊花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饮酒、赏菊、赋诗。

2、登高:

古代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3、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等。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嘴里念着祝愿子女百事俱高等话,寓意事事“高”,重阳糕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义。

4、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过重阳节是以放风筝为主要特征的,放纸鸢有两种寓意,一种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另一种是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晦气越远,因此会有将线弄断的做法。

24小时前

2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