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烽火台的各种烽火有何含义

哽咽离开 2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素手挽歌 3星

共回答了375个问题采纳率:96.4% 评论

台外周筑城障,台上专门修建四个烟筒和四个火台,分别用于放烟和插火炬。由于台高,烟火可以在很远的地方看到,所以台与台之间的距离较远,一般三十里置一台。平时,每台有帅一人,副帅一人,烽子(即士卒)五人;战争时期再外加五名士卒。点燃烟筒和火台的数目不同反映的敌情也不同。《隋书·长孙晟传》记载,当时规定是“若贼少,举二烽;来多,举三烽;大逼,举四烽”。在没有敌情的情况下,每早夜要放“平安火”,表示本台人员正在执勤,附近平安无事。

遇恶劣天气时,烟火不能及远,则要派烽丁火速往邻近烽火台报警。

由于制度完善,这时火烽传警的速度已相当迅速,据《武经总要》记载,“凡烽火,一昼夜须行二千里”。明代中叶,抗倭名将戚继光出任蓟镇总兵。为加强京师北部的防务,他组织人力对蓟镇一线的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工作。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长城沿线修建墩台。

这时的墩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便于配置火器和发扬火力的空心敌台,另一种就是用于报警的烽火台。每座烽火台有五名士卒负责,“墩之相去,惟以视见听闻为准,不相间断。

凡遇敌马所向之处,该数举烽,左右分传,计蓟镇边墙,延袤曲折二千余里,不过三个时辰可遍”。可见其通信效率是相当高的。

22小时前

3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