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肥水塘的鱼怎么钓

悲辛无尽 4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衣袂临风 1星

共回答了177个问题采纳率:94.4% 评论

  冬天肥水塘钓鱼方法:  1、 选钓时要留心。  肥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水体结构,但是毕竟是冬天,气温在不断下降,水温也在下降,鱼在水中还是会感到季节的变化的。因此出钓前要特别留心天气的变化,这是很关键的。以我们多年冬季垂钓肥水湖的经念,以下是最佳出钓时机:  1〉初冬时节,气温在10℃左右,且温差不大,阴天,微风;仲冬时节,晴天多云,气温在0——6℃之间,温差较小,风力2级左右;晚冬时节,晴天,气温在0℃上下,温差不大,风力在1—2级之间。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出钓。  2〉阴天小阵雨,温差较小的天气也很好,但阴雨绵绵温差大时又不算好。3〉晴天有雾,早晨有霜降,水面结了一层薄冰的时候,也是出钓的好时候。但晴天昼夜温差大且无风的天气不理想。  2 、选钓点要耐心。  冬钓肥水湖,选点很重要,切忌一到水边就随意而钓,要特别有耐心,要六“靠”:(1)“靠水”,就是选点的时候,要靠近有进出水的地方,这里溶氧充足,特别是晴天水温不断增高时,这里的水比较新鲜,受肥水污染轻,鱼感到舒适些。  (2)“靠山”,“靠山”就是要靠近山岸边选点垂钓,山岸边树木参差,秋末有籽粒成熟掉进水里,这里是鱼们觅食的老地方,冬天它们也会隔三差五来此惠顾的。如果是晴天的下午,这里还是阴凉的地方,是躲避肥水呛鱼的避难所。  (3)靠“深”,“靠深”就是靠近深水点,所谓深水也是相对而言的,结合我们这里的实情,深水一般是指在2—3左右为深水。冬季气温下降,深水位的水温相对来说要稳定些,鱼有趋温的特性,钓深水位是错不了的。受肥水污染的湖水在晴天时,深水处要比浅水处溶氧充足,鱼在此越冬的可能性要大于浅水处的。  (4)“靠凸”,向湖水中间延伸的地方,湖的大拐弯处,这里历来是鱼们必经之地,即便是冬季,当适宜的时候,鱼们出来活动时,常常会经过此地的。  (5)“靠旧”,“靠旧”就是选老钓点,也就是说此钓点昨天或者过去经常有人在此垂钓。冬季多数鱼要冬眠,但鲫鱼等还是比较活跃的,虽然不及春季(春季钓鱼技巧)那样积极。鱼的行动要缓慢点,“发窝”要迟一点,往往是当日没有鱼获,而恰恰“发”在次日。比如老刘在元月8日这天就是这种情况,前一天他在此点上收效甚微,而次日则大获丰收。  (6)“靠找”,冬季钓鱼不宜死守一钓点,这是硬道理。冬季是人找鱼,不像春季是鱼找人。特别是在肥水湖泊垂钓,不要死等,如果一钓点长达一两小时还无鱼问钩的话,就要考虑换钓位了。在垂钓之前,可先布好一两个底窝,以备轮流垂钓之用。或者重新开辟新钓位,找鱼钓。  3 、选钓组要精心。  冬钓钓组的选用,总的原则是轻便灵敏,线细钩小浮漂灵敏,但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对待,冬钓肥水湖,就要因湖而异,因鱼施钓。比方说在葫芦湾湖钓“翘嘴鱼”,用3.6—4.5米手竿,主线1—1.5,子线0.5—1点,1—2号小钩就OK了;但在鱼情较复杂的上马湖就有不同了。这里的野生鲫鱼个体较大,多在250—500克上下,嘴皮很厚硬,间或还有鲤鱼出没。因而在钓组的选配上要注意,主线宜1.5—2点,子线宜1.2—1.5, 3—6号钩,用4.5—5.4手竿较合适;可是在仅一坝之隔得下马湖的情况又大不一样了。在元月6日的那一天,我到下湖去看他们钓鱼时发现,他们用6.3—7.3米的手竿,有的甚至还用了海竿(海竿钓鱼视频),主线很粗,钩较大,浮漂大而醒目,采用传统钓法钓底,主攻鲤鱼。有风时,他们采取“甩大鞭”的法子抛竿钓鱼。  4、 选钓饵要用心。  肥水鱼难钓,冬季肥水鱼更难钓。原因很简单,肥水为湖里的鱼儿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来源,一年四季,湖里的鱼儿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个个“酒足饭饱”,“膘肥体壮”。吃食很挑剔,因而难以钓获。选用何种钓饵,要结合水情鱼情天气等特殊情况来考虑。要用心分析,精心挑选,做一款适合肥水鱼口味的钓饵。比如本来喜吃香饵的鲫鱼,此刻可能口味变了,相反对臭饵、腥饵较为感兴趣;而以素食为主的鲤鱼,钓饵中则要增加腥味,才能咬钩。总之要因地制宜,应肥而变。

12小时前

4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