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都有什么习俗啊

不懂了 1个月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玛雅盒子 4星

共回答了465个问题采纳率:94.4% 评论

一、踩高跷

踩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元宵节,很多地方更是盛行这种踩高跷的民间活动。高跷一般都是木质的,在刨好的木棒中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用绳索绑在腿上。表演者踩着高跷,不但可以行走自如,还能做劈叉、跳凳、扭秧歌、舞刀弄枪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二、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者其他集会盛典,民间都会以舞狮子的形式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13小时前

11

夢中夢 1星

共回答了172个问题 评论

答一、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节目。高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表演者把长木绑在腿上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最高的高跷达一丈多高,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欢声笑语,如履平地。

二、舞狮子舞狮子,也是我国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每逢佳节或者集会的时候,人们都会以舞狮助兴。这个习俗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三、划旱船划旱船,也叫跑旱船,就是在把竹木扎成的彩色船套在身上,在陆地上模仿船行的动作,再唱一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就是划旱船了。这个习俗,传说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

四、赏花灯在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中和寺院“燃灯供佛”。从此以后,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就流传到民间。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无论是士族还是老百姓,都会挂灯,整个城市通宵灯火辉煌。

五、猜灯谜猜灯谜,也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最早出现在宋朝,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测。所以叫“猜灯谜”。

六、耍龙灯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在古人的心目中,龙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对于风调雨顺、生产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舞龙的节日习俗。

七、迎紫姑紫姑,传说是民间一个贫穷善良的姑娘。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紫姑因为穷困而死,因为老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于是在有些地方,就形成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八、送孩儿灯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叫送花灯。就是在元宵节前,娘家将花灯送给新嫁出去的女儿,或者亲友送灯给新婚未育的人家,希望早生孩子。因为“灯”与“丁”谐音,送灯就象征“添丁”的吉兆。

九、扭秧歌扭秧歌,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地方不同,秧歌的风格也不太相同,分为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东北秧歌等等,其中东北秧歌流传最广,艺术水平也最高。

十、走百病走百病,也叫游百病、烤百病、散百病、走桥等等,是一种消灾祈福的民间信仰性活动。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夜里,妇女们相约出游,结伴而行,沿着墙边走,逢桥必过,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免祸,祛除百病。

11小时前

12

放縱自己 3星

共回答了386个问题 评论

元宵节有多种习俗。

因为元宵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放烟火、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习俗是吃汤圆,因为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祥和。

此外,不同地区的习俗也有所不同,像是南方一些地方则会在这一天做“元宵”,是由糯米粉加各类原料制成的一种传统食品。

内容延伸:除了以上的传统习俗外,现代社会也会给元宵节带来一些新的玩法,比如在网上或移动端拍摄花灯、玩转烟花等等,增加了节日的趣味和互动性。

同时,在元宵节期间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特别是儿童和老人,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8小时前

28

江湖梦告吹 2星

共回答了98个问题 评论

元宵节有很多习俗
因为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所以有很多习俗。
其中最常见的习俗是吃元宵、赏花灯和猜灯谜。
吃元宵寓意团圆美满,赏花灯则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猜灯谜则是非常有趣的文化活动,让人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增进了解和交流。
此外,不同地区还有一些特有的元宵节习俗,比如在南方有放烟火和舞狮的表演,北方则有舞龙和彩球等传统活动,这些习俗也是元宵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小时前

32

多情多悲戚 2星

共回答了258个问题 评论

元宵习俗,中国民间习俗,全国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其中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都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因其重要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关于节日的民俗文化从各篇佳作中也可见一斑。

21小时前

1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