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隐患的成语

生活列车 3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小强能去哪 3星

共回答了332个问题采纳率:92.4% 评论

【成语】: 防微杜渐

【拼音】: fáng wēi dù jiàn

【解释】: 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 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9小时前

33

尐姊涐娶伱 2星

共回答了71个问题 评论

答案是成语:

防患未然
fáng huàn wèi rán
释义
趁祸患还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语本《易经.既济卦》。
参考: 销患未然, 防祸未然, 绝祸未萌, 除患未然
近义: 未雨绸缪, 曲突徙薪, 防微杜渐
反义: 江心补漏, 临阵磨枪, 临渴掘井
典源说明
《易经》是古代的卜筮书,相传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大自然、气象、天文等变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参考之用,一般百姓则用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为《易经》作传,才赋予它哲理上的意义,成为儒家的重要典籍。它的内容充满神秘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测,由宇宙运行乃至人事生灭,都有极精辟的见解。「既济」()是《易经》的第六十三卦,为事情已完成的意思。卦形为〈离卦〉在下,〈坎卦〉在上,〈离〉象征火,〈坎〉象征水,所以是火下水上,火性向上,水性向下,取其水火上下相交,各得其用之义。而〈象辞〉的解说为:「水在火之上,是既济的象征,事情既已完成,君子体察此现象,就当思考将来可能遇到的祸患,并加以预防。」也就是存不忘亡,既济不忘未济之意。后来「防患未然」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趁祸患还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
典源
《易经.既济卦》
〈象1>〉曰:「水在火上。既济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3>之。」
注解:
象:易经十翼之一,是解释爻象的文辞。相传为孔子所作。亦称为「象辞」、「象传」。
既济:渡水完成,比喻事已完备。既,已。
豫防:事先防患。豫,通「预」。
防患未然

7小时前

45

与他安 2星

共回答了279个问题 评论

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表示对事情非常有把握。成语应该是万无一失。

4小时前

3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