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秦王纳谏原文及讲解

涐亦不弃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初定的梦想 3星

共回答了315个问题采纳率:95.4% 评论

课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应该说明的是,这篇课文所记述的,未必全是事实,很可能是战国时期流传的名人逸事。所谓纳谏能导致“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在诸侯割据称雄、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代,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但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而且通俗生动,说服力强,文笔流畅而富有变化,充满情趣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内容分析

  第1段,进谏的缘起。

  作者先刻画了邹忌的外貌:身材修长,仪表堂堂。“窥镜”“自视”,逼真地刻画出他不无自得的神情。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惭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到受蒙蔽的心情。明明是“弗如远甚”,可他的妻、妾和客却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显然是由于各自特殊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真实的情况。这里,三个人的回答,由于身份和心理不同,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上却有明显的不同。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妾因其地位低下,与主人之间并没有多少真情可言,但又不能不顺从,所以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强,说话比较拘谨,不敢越雷池一步。客人的回答则明显地流露出奉承的意味。

  难能可贵的是,邹忌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并没有昏昏然,忘乎所以,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先是“不自信”,等见到徐公后,又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弗如远甚”,甚而至于“暮寝而思之”。

  这一段,作者并没有把人物局限于家庭琐事之中,一般性地写他不因妻、妾和客的赞美而感到自满,而是将人物形象进一步提高、升华,由自身想到国家,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于是“入朝见威王”。

  第2段,进谏的内容。

  这一段是课文的中心部分。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这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王之蔽甚矣”一句,点明了进谏的主旨,犹如当头棒喝,一针见血,使其猛醒,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他为什么敢下这样的结论呢?一是邹忌曾任齐相,是国家的重臣,言不在私而益于公,所以他无所顾忌;二是以小见大,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国君的受蒙蔽,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3段,进谏的结果。

  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立即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开张圣听,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同情况给予奖赏。齐王纳谏之后,齐国果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门庭若市”说明在此以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时时而间进”说明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齐威王已经根据人们的意见,改革了弊政。“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威王已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齐威王纳谏去蔽,从而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11小时前

28

菋紻嘹 3星

共回答了362个问题 评论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②,而形貌昳丽③。朝服④衣冠, 窥镜⑤,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 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 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 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 曰,徐公来,熟⑥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 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⑦者,私我⑧ 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 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⑨,百二十城。宫妇左右⑩莫 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观之,王之蔽(11)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12)寡人之 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 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3);期年(14)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 朝廷。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面貌又长得光艳美丽。一天早上,衣帽穿戴好 了,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 “您十分漂亮,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 忌自己信不过,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他的妾说:“徐公哪里 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位客人打外边进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就问 他:“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啊。”又过了一天,徐公 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 得差得很远。晚上,躺在床上琢磨这件事,说道:“我的妻子夸赞我,是对 我偏心;我的妾夸赞我,是害怕我;客人夸赞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因此,邹忌上朝廷去朝见威王,说:“做臣子的的确晓得不如徐公漂 亮。可是,臣子的妻子偏向臣子,臣子的妾害怕臣子,臣子的客人想要向 臣子求点什么,都说臣子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领土方圆一千里,城 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那些身边的人没有谁不偏向大王,朝廷上 的臣子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之内没有谁不想向大王求点什么。 从这点看起来,大王受到的蒙蔽可厉害啦。”

威王说:“对。”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民众能够当面指 出孤家的错误的,得到头等奖赏;上书规劝孤家的,得到二等奖赏;能够 在公众场所议论国事让孤家听到的,得到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臣子 们都来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像个闹市;几个月以后,要隔些时候才有人 进谏;一整年之后,有人虽然想说话可是没有什么可说的。

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 们说的“在朝廷上征服了别国”。

9小时前

4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