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尝痂和舐痰的典故

被你暖化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爲祢變乖 2星

共回答了284个问题采纳率:97.4% 评论

1. 是存在的。
2. 这个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左传》,描述了一个叫做尝痂舐痰的故事。
据说,尝痂是指尝试吃下痂疮,舐痰是指舔拭痰液。
这个典故主要是用来比喻人们对权力的追逐和奉承,以及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
3. 这个典故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引用,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
它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为了权力或利益而丧失道德底线。
同时,这个典故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丑陋一面,对于研究历史和人性心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小时前

2

明月夜长 4星

共回答了456个问题 评论

一、嗜痂之癖的历史典故

刘邕是南朝宋开国功臣刘穆之的孙子,刘虑之的儿子,继承了刘穆之的爵位。这个人有严重的“异食癖”也就是嗜痂之癖,爱吃人身上的疮痂,认为这东西跟鲍鱼的味道差不多。他到朋友孟灵休那里做客,孟灵休刚患过灸疮,床上有掉落的疮痂,刘邕看见后,竟当着孟灵休的面,捡起来吃了。以至于让孟灵休很是吃惊。

但吃惊过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人不堪想像——孟灵休居然把身体上还没有掉落的疮痂也抠了下来送给刘邕吃。这场面是怎样一种情景?想想就让人作呕。这样一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孟灵休开始浑身流血。刘邕走后,灵休给何勖写信说:“刘邕日前光顾(我)被吃,于是(导致)浑身流血。”但刘缌尤感不尽兴,于是又命令所属南康郡的二百多名官吏,不论犯人有无罪过,每人都需轮番挨鞭,直至伤成疮痂,剥落供其食用,嗜痂之癖已经趋近疯狂。

魏晋之际,讲究个性张扬,所以名人多“作怪”,多有匪夷所思的行为。刘邕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去魏晋不远,想来仍慕先朝遗风,或许也想学学王猛“扪虱而谈”的把龌龊当潇洒,把嗜痂之癖当独特以传名后世,也未可知。

二、嗜痂之癖的历史真相

从《南史》与《宋书》的记载看,刘邕到孟灵休家大吃痂壳,并非孟灵休之叙述,他只说刘邕到他家后“见啖”,弄得他浑身出血,并未涉及吃痂壳之事。然则孟灵休此语,可能是一种形容,一种曲笔,形容因刘邕之光顾,要招待可能还有不得不赠送的缘故而弄得他才穷力竭,遍体鳞伤,从而表示他的不满与愤慨。

直到今天,人们还用“出血”形容金钱的付出。后来人们因孟灵休此信,讹传刘邕大吃孟的痂壳。刘邕之嗜食痂壳,所蕴含的真实意思,大约是他对属下及百姓的考掠敲剥,不仅孟灵休,《南史》说“南康国吏二百许人,不问有罪无罪,递与鞭,疮痂常以给膳。”因为南康国相曾经得罪过他,那里的大小公务员不管有罪没罪,被他打个遍,他们的疮痂也被他吃个遍。

士卒中有个患毒疮病的人,吴起用嘴替他吮出脓血。这个士卒的母亲听到此事后,大哭起来。有人问他说:“你的儿子是个士卒,吴将军亲自替他吮脓血,你为何啼哭呢?”士卒的母亲说:“不是因为这个啊!以前,也是吴将军为他父亲吮过毒疮的脓血,他父亲就在作战时有进无退,终于战死在敌阵之中。吴将军现在又为他的儿子吮脓血,我不知道他又将死在哪里,所以悲伤地哭起来!

1小时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