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是什么意思

箛啴锁葒颜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下站下车 4星

共回答了485个问题采纳率:98.4% 评论

彖 tuàn ㄊㄨㄢˋ

《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辞(亦称“卦辞”)。

“象”的百科释义:

彖的本义是:包边、包括。引申义:总括。

彖的释义:撇折、横撇/横钩、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从互从豕。会意。字从与(iì),从豕。“互”指“猪头”。猪头有长吻部,其中上吻部半包住下吻部。“互”与“豕”联合起来表示“半包边的猪嘴”。本义:包边、不包括。引申义:总括。说明:《易经》的专用术语“象辞”即指“总括之辞”、“小结”,即小结一卦之辞。

19小时前

39

朵紸角 3星

共回答了324个问题 评论

1、《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辞(亦称“卦辞”)。 又称《彖传》、《彖辞》。分上、下两部分,为《易传》中的两篇。说明《易经》各卦之义,专门解释卦名、卦象、卦辞。而不涉及爻辞。唐孔颖达依据汉魏以来的注释,将“彖”训为“断”,即判定一卦之义。认为“夫子所作彖辞,统论一卦之义,或说其卦之德,或说其卦之文,或说其卦之名。”分为三类:以卦象象征万物释卦义;以义理、德行释卦义,以爻象在卦中所处地位释卦义。认为“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普通法则,承认世界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之中,认为天地万物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言对立物的吸引导 “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言对立物的排斥;“万物睽而其事类”,言对立物的统一性。并提出当位、中位、比应、承乘、时中,刚柔往来、顺天因人、尚贤养贤等学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形成年代和作者,近人有三说,一是认为出于战国前期孔门再传弟子駪臂子弓,(高亨《局易大传今注》)二是认为出于战国后期(孟荀之间)儒家后学。(朱伯昆《易学哲学史》)三是认为出于秦汉之际荀子后学。(李镜池《易传探源》

2、即“卦辞”。《周易·系辞上》:“彖者,言乎象者也。”认为“彖”为“断”义,卦辞依卦象以论断吉凶。唐孔颖达琉;“彖谓卦下之辞言,说乎一卦之象也。”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周文王“得即卦象而体之,乃系之彖辞。”此“彖辞”即指“卦辞”。

17小时前

4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