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为什么叫法币

抱抱老婆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催客驻 1星

共回答了188个问题采纳率:96.4% 评论

法币是国家法定货币的简称。

法币是在中国1935年起由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法币的发行,结束了中国使用接近五百年的银本位币制。法币后来因大量发行引发恶性通胀,在1948年由金圆券取代。

货币背景:国民政府在1928年北伐统一中国后,开始逐步施行货币改革,计划主要由宋子文及孔祥熙负责推行。最先步骤是透过行政命令,以官股入股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变相将其控制权改为完全国有(原先已是官方开办的银行,已是半官办)。加上国民政府原有之中央银行,国民党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银行业。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总统为讨好国内产银州的议员,在1934年通过“购银法案”,由财政部购入白银作为储备,顿时引起国际银价高涨。中国当时为第三大银本位国家,即时出现白银外流,通货收缩,引发利率急速上升,部分银行钱庄倒闭。于是货币改革成为国家理财当务之急。

2小时前

46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