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言 言而不语 是什么意思

人心变老 2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殤那麽痛 3星

共回答了388个问题采纳率:93.4% 评论

一、“知而不言,言而不语”的意思:明明知道而不说,说了一点又沉默不语。

也就是说,一个人了解真相却不妄加谈论;谈论之后又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前者为人敬仰,后者被人诟病。

二、句子出处及作品简介

1、出处

前半句“知而不言”出自《庄子·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后半句无可考。

2、简介

《庄子·列御寇》,“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12小时前

35

米治了 3星

共回答了382个问题 评论

明明知道而不说,说了一点又沉默不语。知而不言(zhīérbùyán)英译:wouldnottalkorpouroutanythingoneknows解释:明明知道而不说。出处:《庄子·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

示例:《周书·侯植传》:“兄既受人任使,安得~。”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若知而不言,是不忠于君也;若违众而言,是不和于友也。然宁得罪于友,不敢得罪于君。名称:言之不预拼音:yánzhībùyù字义注释解释:预:预先,事先。没有事先通知、提醒。常与“勿谓”“莫谓”等词语连用。词语出处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七:“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衷心劝告,‘勿谓言之不预也’。”用法造句示例:巴金《寒夜》二八:“否则同人当以非常手段对付,勿谓言之不预。”

王火《战争和人》(二)卷四:“如再发现有不规行为,决不再作任何警告与通知,即派员执行死刑,以昭炯戒!

特此警告,莫谓言之不预也!”

11小时前

34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