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的养殖方法

万千喜欢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卑戀異花 4星

共回答了412个问题采纳率:90.4% 评论

公鸡的饲养方法

  土种鸡通常适合散养,除了可以在山地,果园内散养外,还可以在旱作农田散养。由于作物生长期较短,农田养鸡应养公鸡,养140-150天出栏,母鸡生长期在350天以上,不宜在农田散养。一般选择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的田地养鸡,要求地势较高,作物的生长期在90天以上。

  进雏时间可以安排在玉米、高粱等作物播种前后1周左右。育雏方法与常规养鸡基本相同,只是应从雏鸡1周龄开始对鸡进行训练,在每次饲喂前吹口哨或敲击碗盆等建立条件反射,以便于以后放养管理。

  雏鸡转群前,在农田地势高的一头建简易鸡棚,供鸡避雨和晚间栖息。棚高3米左右,棚内靠近两山墙和后墙处倾斜着放几个栖架,架高1.5-2米,一般3-4层,宽度依鸡舍大小而定。

  始先小规模半圈式散养。在鸡舍周围用网围出一块场地,让鸡在场内自由活动,适当提供一些青绿饲料。同时要训练鸡上栖架,夜晚两人合作,一人打手电筒照着鸡群,另一人双手抓鸡,将鸡逐只放到栖架上。一周后,鸡便会自己上栖架了。此时鸡对外界环境已经逐步适应,可以将围网去掉,让鸡到农田中自由活动,采食,每天晚上补饲精料。放鸡入田时要求作物有一定的高度(50厘米以上),以免对作物造成大的损害。

  农田养鸡密度不能高,每亩地不超过150只。遇暴风雨及时吹口哨或敲盆将鸡群唤回。鸡在受雨淋、水淹之后常发生扎堆现象,要及时赶开,防止一些鸡被压死。在炎热多雨季节注意防暑,可以在补饲的精料中加抗应激药物。到秋后鸡痘多发季节,注意预防鸡痘,防止鸡长痘影响售价。

  作物到了成熟期,如果鸡还不能上市,可以半圈养为主,大量补饲精料催肥。公鸡鸡冠发红即可上市。

  公鸡饲管技术

  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发挥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和农户养鸡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将提高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几项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雏期:本期主要是培育出健康的种公雏。由于选种等因素的影响,种公雏开始会比母雏体型小一些,因此,在育雏期必须精心饲养,才能使其成活率得到保证,才不致影响以后的公母比例。

  1.在育雏期采取公母分饲:这样不但育雏期能对种公鸡进行细致的管理,而且以后更能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

  2.饲养管理方法与母雏相同:饲料量要根据饲养标准灵活计算。在1~7日龄,把料通过料盘喂给,1周后使用料桶,其高度应当根据公雏背的高度随时进行调整。

  3.正确断喙:断喙日龄一般控制在6~8日龄。需要注意:种公鸡的断喙一定要准确,切长切短都会严重影响到以后配种的抓鸡能力,从而严重影响其种用潜力的发挥。断喙的标准是,从鼻孔边缘到断处应为2毫米。断喙前后应当添加饲喂一些多维素,以减少应激。

  4.提早限饲:为更好控制公鸡的体重,可从4周龄开始对种公鸡实施限饲方案。实践证明,这样不但减轻了应激,而且能良好地把公鸡体重在混群前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140%。

  5.严把育雏期末的第一次选择关:在育雏期末,应当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充沛,腿、脚、脚趾挺直,背宽胸阔的公鸡留作种用。

6小时前

6

玩乐青春 3星

共回答了394个问题 评论

饲养小公鸡的方法

  1、种公鸡的饲养目标

  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交配时依靠较长的腿胫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背部,并贴近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入母鸡泄殖腔的阴道口。腿胫较短和胸部丰满的公鸡,交配时很容易从母鸡背上滑落,抓伤母鸡和不能准确输精。因此,种公鸡的选育标准是腿胫长、平胸、雄性特征明显,体重比母鸡大30%左右,行走时龙骨与地面呈45角的健壮公鸡。

  2、种公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2.1 公母分开饲养(1~20周)

  2.1.1 0~6周的饲养管理在这一阶段为了使种公鸡有较长的腿胫而采用自由采食,不能限制它的早期生长,因为8周龄以后腿胫的生长速度就很缓慢了。育雏料要求粗蛋白18%、能量11.7MJ/kg。1日龄剪冠断趾,7~8日龄断喙,公鸡的喙要比母鸡留的长,烧掉喙尖即可,如果断喙过多会影响交配能力。断喙前后3天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维生素K,以防止鸡群应激和喙部流血;料槽上料应适当增加,防止因断喙疼痛而影响采食;鸡群密度适当,槽位充足,以免强弱采食不均,鸡群均匀度差,弱小公鸡太多。1~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白天关灯1~2次,每次5~10分钟,让鸡适应黑暗的环境;4~9日龄光照22小时,8日龄后每天递减半小时,过渡到自然光照,以提高鸡群的采食量,充分发挥鸡群早期生长优势。4周龄时抽测体重,要求均匀度85%,公鸡体重达到同批日龄母鸡体重的1.5倍。均匀度差的鸡群按体重分群,小鸡群增料10%~20%,5~6周龄时对公鸡进行选种,淘汰体重过小、毛色杂、发育不良、健康状况不好的公鸡,留种公鸡、母鸡比例(15~17)∶100。在选种之前不实施限饲,否则会降低日后商品化肉鸡的生长性能。

  小公鸡的选择与培育方法

  1.公鸡的选择 认真挑选种公鸡,无论对鸡自然交配还是人工授精都十分重要。在祖代、父母代鸡群中,因为没有记录资料可查,只能分阶段对公鸡进行挑选。

  第一次选择,在孵出后进行雌雄鉴别时,选留生殖突起发达而结构典型的小公雏。研究证实,这种小公鸡的母亲产蛋量比一般的母鸡高4.5%~12.8%,而这种小公鸡后代中母鸡的产蛋量要高5.2%~18.5%。

  第二次选择,公鸡在35—45日龄。根据体重和鸡冠的发育。选体重较大,鸡冠发育明显颜色鲜红的留下。蛋用公鸡根据冠形选留对以后的受精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前苏联研究人员发现,生长期公鸡的鸡冠发育与将来的精液晶质有高度的正相关,凡在35日龄以前,小公鸡的鸡冠发育不突出的,其中约有41%是受精能力差或不育。据试验证明,35~45日龄鸡冠发育早的小公鸡,到120~150日龄时剖检发现,有80%~83.3%的个体在输精管内有精子存在;而鸡冠发育不明显的公鸡,此时只有46.7%~63.5%的个体在输精管内有精子。同时,研究还发现,小公鸡的早期鸡冠发育与睾丸大小呈显著相关。35日龄选鸡冠大而鲜红的小公鸡作种用,可提高受精率。

  第三次选择,公鸡在17周左右。也可以结合转群,这时选择体重中等,冠髯鲜红且较大的公鸡,结合按摩采精,把性反射较难,射精量又相对较少的公鸡留作种用。国外的研究表明,这种公鸡的女儿将来产蛋量(比射精量相对高的公鸡)要高8%一8.5%。鸡冠发育过大,胸骨弯曲,胸部有囊肿,腿部有缺陷的公鸡都应该淘汰。

  第四次选择,这次选择是对人工授精的公鸡来说,时间安排在28周龄左右,通过采精训练,选留射精量多,精液品质好的公鸡,每40~60只母鸡选留1只公鸡,并增留15%的后备公鸡,繁殖期一结束,公鸡就可淘汰。

  2.小公鸡的培育 6~8周龄前公母雏混群平养或笼养。9~17周龄应该公母分开饲养,有条件者最好平养,以锻炼公鸡的体格。笼养时应特别注意密度不能大。在此期间应严格按照鸡种要求进行饲养管理,每周称重,根据体重调整饲养,将超重和低重者分别饲养。17~18周龄转入单笼饲养。光照在9~17周龄恒定在8小时,到育成后期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12—14小时。培育期小公鸡的营养水平,与小母鸡基本相似,0—8周龄,代谢能在11.92兆焦仟克日粮,粗蛋白质18.5%。9~17周龄,代谢能在11.3兆焦仟克,粗蛋白质水平在12%~14%即可。

4小时前

2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