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粘结的方法

亼笹堺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想要深刻 4星

共回答了410个问题采纳率:96.4% 评论

1、外加剂

减水剂一般是增幅流动性的。

引气剂也能增加流动性,还可以改善黏聚性,降低泌水性。

加入少量增稠剂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增大流动性和黏聚性,降低泌水性。

2、掺合料

如优质的粉煤灰,硅灰等超细微粒掺合料。加入一定量的掺合料加以拌合,也是能达到上面所说的效果,就是增大流动性,降低泌水性,减少离析,增大黏聚性。

3、集料

一般来说吧,集料的级配好,那么保水性以及黏聚性都不会差的。

4、水泥

一般来说水泥对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影响主要是水泥的需水量跟泌水性。需水量大的水泥拌制的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小,但是一般黏聚性跟保水性较好。当然泌水性的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保水性是差的。

(1)砂筛分析

对于混凝土的粘聚性及保水性而言,细骨料中0.30mm及0.15mm以下的细颗粒含量至关重要。细骨料的品质及颗粒级配往往是被忽视的,特别是在如今细骨料入库不能完全把控品质,存在很多变数的情况下。国内外标准都建议分别达到15%及5%以上。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差时,可以适当复配细砂增加0.30mm以下颗粒含量,提高粘聚性,没有细砂时,可以增加粉煤灰用量。对于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来说,砂细度模数宜为2.5左右,粒径小于0.30mm颗粒含量20%为宜。

(2)浆体量

浆体是由胶材、水、外加剂和含气量组成,应计入混凝土含气量对裹浆浆体的贡献。混凝土中细骨料填充粗骨料空隙,浆体填充骨料空隙。通常条件下,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单方浆体体积为0.28~0.33m3,浆体含量不足,不能有效填充、包裹骨料易造成粘聚性变差。

对于浆体不足引起的混凝土粘聚性差,可以保持水胶比不变适当增加用水量,提高浆体量或者添加引气组分外加剂增加混凝土含气量,但应注意,含气提高1%,混凝土强度将降低4%左右。

(3)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相容性

外加剂能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但在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外加剂与混凝土的原材料相容性差的现象。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的相容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外加剂与水泥及矿物掺合料的相容性问题。混凝土浆骨易分离,容易露石,且对外加剂的掺量比较敏感。外加剂掺量低时,混凝土流动性差,坍落度损失加快,增加掺量后容易导致浆骨分离、粘聚性更差,是外加剂与其他原材料相容性差的一种典型表现。

遇到因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相容性差造成的混凝土粘聚性差,应调整外加剂适应性。

1小时前

23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