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失败的原因 教训

听我说欲望 4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此生只爱 2星

共回答了247个问题采纳率:92.5% 评论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1小时前

21

一任年华过 5星

共回答了500个问题 评论

第一,撼动封建统治的权威,激发民众参与变革的动机。

第二,缺乏唤醒民众的思想的基础和过程;

第三,满清已经腐朽不堪,君主立宪不合时宜,也不能被独裁者慈禧所容忍。

第四,动机良好,方法愚蠢,没有正确的战略思想,最终成为闹剧。

21小时前

18

词三行 1星

共回答了185个问题 评论

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历时103天。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顽固派实力强大。

直接原因一是守旧派势力强大,变法伤即其利益。

二是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三是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急于求成,对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官僚抱有幻想。

四是变法过程中过于冒进,操之过急。

五是变法手段单一,没有迂回的空间。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18小时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