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第1名重要音乐形式是

意中人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笔芯儿 1星

共回答了1个问题采纳率:90.5% 评论

汉代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是相和歌。

它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清唱的“徒歌”,后来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终形成了以乐器与歌唱相和的形式。相和歌,是汉代时期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秦声、赵声、齐声、郑声、楚声等传统声调而形成。

11小时前

36

被软禁的葒 2星

共回答了81个问题 评论

相和歌

汉代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是相和歌。相和歌是汉代时期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秦声、赵声、齐声、郑声、楚声等传统声调而形成的。相和歌也是极具汉族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之一。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传统民俗活动等场合。

汉代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是相和歌。“相和歌”之名最早记载见于《晋书‧乐志》:“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相和歌所用的宫调,主要有瑟调、清调、平调3种,也叫相和三调。与后世所谓“清商三调”相同,简称“三调”。

相和歌的名称最早见于汉代,它是在街陌谣讴 的民歌基础上继承先秦先秦秦声、赵声、齐声、郑声、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汉族音乐形式,其特点是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宋书·乐志》),即歌唱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因此而得名。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朝会、祀神乃至汉族民俗活动等场合。

相和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与舞蹈相结合,成为一种有器乐、歌唱与舞蹈相配合的大型演出形式,被称为 大曲 或称 相和大曲 ,它是最能反映当时艺术的水平。后来它又脱离歌舞,成为纯器乐合奏曲,称作但曲. 大曲 或 但曲 是相和歌的高级形式,其结构比较复杂,典型的曲式结构是由 艳——曲——乱或趋 三部分组成。 艳 是序曲或引子,在曲前,多为器乐演奏,有的也可歌唱,音乐可能是委婉而抒情的,故称为 艳.它可以是个唱段,如《艳歌何尝行》;也可以是个器乐段,如《陌上桑》。

9小时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