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农村小伙子 1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一个称号 4星

共回答了401个问题采纳率:96.5% 评论

原因主要是李世民军功太大,封无可封,使原来稳定的政治结构瓦解了。还有就是李渊的纵容导致政权不平衡,李建成无法管辖弟弟造成的。

21小时前

41

谁都认真 3星

共回答了385个问题 评论

因为李世民失去了和平夺权的可能性,导致玄武门之变的最终发生。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切夺储策略中,最危险,也是最后一着,要不是到了绝境,李世民也不想走这一步。实际上,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世民曾经和智囊团精心策划了一次政治陷阱,几乎用和平方式让李建成垮台,可最后功亏一篑,这就是杨文干事件。

19小时前

10

抹不掉心酸 4星

共回答了476个问题 评论

原因就是李世民为了夺取皇位,先下手为强。唐朝建立以后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而李世民又功劳最大,所以双方明争暗斗,最终导致玄武门之变

16小时前

9

佑手寂寞 1星

共回答了127个问题 评论

皇权之争

         当时李世民无论是在权力上还是在经济上已经具备了当皇帝的资本,并深知功高盖主的自己是太子李建民的眼中钉,因而必须发动政变,保全自己,成为皇帝。

        在还未发动玄武门之变以前,李世民无论是权力还是经济,已经离王权不远了,从李世民当时的条件来看,发动政变成为皇帝是迟早得事情。同时,聪明如李世民,心里当然明白一旦李建民当上皇帝掌握政权,自己必死无疑。因而李世民抢在太子登基前发动玄武门之变,将王权收入囊中。

       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因为在洛阳之战战功显赫,被父亲李渊册封嘉奖,这不仅确立了李世民同太子一样的高贵地位,还让李世明获得了朝廷的兵权。这时,李世民虽然不是太子,但是却享有和太子一样的珍贵地位,同时还手握太子没有的兵权,自然会被太子忌惮。不仅如此,李世明还能偶直接管辖朝廷的半壁江山,当时的山东、山西和江南的大部分区域都是李世民的直接管辖区域。除了地区管辖,李世民还主管朝廷六部所有事宜,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了。

        在经济上,李渊为了奖励李世民的赫赫战功,赏赐李世民三个“铸钱炉”,这就意味着当时的李世民不仅拥有取之不尽的财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还手握兵权、权倾朝野,完全具备了当皇帝的所有条件。同时,太子对李世民的忌惮让李世民不得不反。明眼人都知道,一旦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去世,太子继位,手握重拳的李世民将是太子第一个要铲除的人。因此,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为了皇帝。

12小时前

48

长噺朙朙 2星

共回答了253个问题 评论

李建成虽然贵为太子,但随着李世民势力的不断扩大,身边又有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等能人异士,他感觉太子之位受到了威胁。

在李渊带着李世民和李元吉外出避暑时,李建成联合庆州都督杨文干,试图发动兵变。

7小时前

33

不曾后悔为 2星

共回答了280个问题 评论

原因如下

一是想当皇帝的思想指使着他这样做。李世民为唐朝的建立应该说是建立了赫赫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这万世江山眼看只能被太子李建成拿去,而这仅仅只是他是弟弟,而李建成是哥哥。李世民当然不甘心,然而在封建年代,一直就是“立长不立幼”。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让太子不是太子这一个办法,而要实现这一目的,从当时情况看,废黜李建成太子地位恐怕还不太可能。因为,他建成也立有战功,李当太子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想废黜一时半会还做不到。那么,现在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让他“消失”,太子自然就不存在了。所以,杀死李建成就是必然选择,“玄武门之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是想生存的思想逼迫着他这样做。由于李世民的功劳已经大到功高震主了,而他又实统着兵权。不仅是李建成,可能当时的李渊应该都有“不寒而栗”的感觉。所以,李建成想顺利当上皇帝,他也必须除掉李世民,不然即使做上皇位也会不稳的。同时,李渊真心想要李建成做上皇位的话,也会帮他除掉李世民的。这一点,李世民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与其让他们杀死自己,不如放手一搏。生存法则已经与血缘亲情无关。所以,李世民蓄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先下手为强”,并取得了成功。

三是想唐朝的未来督促着他这样做。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而让李建成做上皇位的话,不仅李世民活不了,而且,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出生入死跟随李世民的将军们可能也难以幸免。如果这样的话,极有可能动摇刚刚建立起来的王朝根基。为着唐朝的未来着想,李世民必须把这个“隐患”排除。这是从大局出发,不让千千万万的将士的鲜血白流而作出的重大抉择。

1小时前

45

动客情 3星

共回答了320个问题 评论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也有一定的迫不得已在其中,要知道,就李世民的地位和李建成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而李建成又有李渊和李元吉的支持,如果自己不先下手,早晚会招致灾祸。

所以早从李渊对李建成过分偏爱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一天,此后的种种原因只是加速玄武门事件发生的催化剂罢了

1天前

32

回忆会痛 1星

共回答了145个问题 评论

“玄武门之变”本质上是一次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绝不是紧急时刻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变,事变的真正始作俑者就是李世民。

1天前

40

我素沵旳 4星

共回答了457个问题 评论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的大儿子太子李建成和二儿子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储君之位争夺。他们两个跟随李渊晋阳起兵以来,李建成协助李渊掌握中枢,李世民领兵在外开疆拓土,里应外合,各有功勋。

随着大唐王朝逐渐扫清了政敌,巩固了国家政权地位,李世民的功劳也越来越大,李渊对他的封赏越来越高,直至加封他为秦王,允许李世民的府为天策府,有文武官员,俨然成了一个小朝廷。而李唐的天下,大多是李世民的手下将领打拼出来的,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他手下的将领大多在心里只认李世民,而不认朝廷。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为秦王打天下,而不是为李渊打天下。

处于这种心里想法,李世民的手下看到李渊立了李建成为太子,而不是李世民。这样他们就不免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认为将来李建成若当了皇帝,他们肯定会靠边站,享受不到荣华富贵。那么,他们拼命建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李世民的手下人,或明或暗都会提醒李世民要想尽办法争取储君的地位。当然,李世民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与手下的人有同样的想法。李世民认为,他和大哥李建成跟随父亲开创大唐王朝,李建成只是跟在李渊身边,管理内部事务,统筹后勤保障工作,并没有他领兵在外的功劳大。而李渊只是因为李建成是长子的原因,立了他为太子,这对于他来说并不公平。所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是对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的不满,他认为在开创大唐王朝的基业上,自己的功劳比大哥李建成大,太子应该是他才对,而不是以长幼顺序来安排。

二、李世民如不发动玄武门之变,会是什么结果。

任何时代,权利的诱惑力永远是最大的,而皇权的诱惑则是最中之最。李渊自晋阳起兵以来,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个人年龄相差不大,综合素质都非常之高,应该说开始就有了竞争太子之位的心里准备。李建成作为长子,李渊安排他镇守中枢,和他一起总管机要,这种安排并没有错误,属于正常的战略考虑。而他把李世民放在外面领兵打仗,实行内外兼顾,也是出于安全目的。

可是,李渊对李世民的重用,太过单纯,而不知道也经常让李建成带兵出去,培养势力,进而达到他和李世民的势力均衡。在李建成的心里,他一直在内部管理,看到李世民在外面东拼西杀,势力不断壮大,他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

李建成担心总有一天,李世民的势力强大到一定的地步,可以挑战他太子之位的时候,也就是他让位之时。出于对权力的本能保护和占有,李建成就会处处防范李世民,禁止他做大。而李渊的三儿子齐王李元吉,恰恰是一个善于逢迎拍马、讨好李建成的人,他也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断地撺掇李建成要防范和打击李世民,不能让李世民影响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在此情况之下,李建成不想谋害李世民,而李元吉都会用各种手段来制造机会,从而引发两个人自己的冲突。可以说,即使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在李元吉的介入下,李世民也一定会遭到致命打击。

面对权力的诱惑和生命的威胁,李世民别无选择,只有主动出击,才是最好的办法!

1天前

3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