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韩信人物分析

满脑子是你 2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撕扯魂魄 2星

共回答了215个问题采纳率:92.5% 评论

韩信性格上的优点有几方面,正是这些优点,使得韩信能够起身于平民,最后取后封侯的功业。

第一点,志愿高大。其一,韩信还是平民的时候,他的母亲死了,他却各处去寻求又高又宽敞的坟地。也就是说,穷困时的他就想到了日后一定会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而光宗耀祖后的表现之一,肯定会大修祖坟的;其二,韩信的胯下之辱。什么是大英雄,大英雄是先弯一下膝盖,而后向上蹦得更高,这是大英雄!这时的韩信就是如此,他的退让是为了今后更大的成功!

第二点,忠义。其一,对于漂母的报答。其二,对刘邦的忠。

第三点,才高。其一,成功的就职演说。在就职后,韩信就为刘邦仔细分析了他与项羽之间的优与劣。这一就职演说,深深地打动了刘邦,自此,刘邦对韩信的才能深信不疑。这其二,首战告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战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收复汉中,使得刘邦具备了战略后方,为羸下楚汉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小时前

35

嘢蛮籹生 4星

共回答了453个问题 评论

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总体而言对韩信是先肯定后惋惜的。

肯定的是他的少有大志,能忍人所不能忍,比如“胯下之辱”,这要换作一般人,可能“士可杀不可辱”与那几个淮阴屠户拼个你死我活,但是韩信选择隐忍,一方面在秦法之下私自械斗是重罪,打赢了也脱不了干系,万一失手杀了人,肯定是死罪,另一方面,要留有用之躯不在一些不相干的人和事上纠缠,实现自己的志向才是最重要的,

但同时通过这件事也说明了韩信的性格“胸怀大志,短于人情事故”,这个人有雄心壮志,却不善于做人处事,

比如灭齐后,韩信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与其说是要求不如说是“威逼”,刘邦作为老板心里肯定不舒服:你是齐王我是汉王,咱们是哥俩吗?你从一个无名小卒到今天全是我提拨你,给你机会,有点成绩你就叫板,但此时韩信关系到楚汉之争的胜败,刘邦只能顺着他的心意,但君臣之间的裂痕已经存在了。

刘邦要建立一个刘姓家天下的统一王朝,必然要对削除诸侯王的威胁,后来汉室把同姓王都灭了何况异姓王,

所谓树大招风,天下已经安定了,作为功臣知进也要懂得知退,刘邦削了韩信的齐王,他仍没有危机意识,收留败将钟离昧,虽然把钟离昧的人头献上了,仍然不能释疑,为什么?你是畏罪才献上的,如果你第一时间把钟离昧绑送到刘邦眼前,那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云梦被擒这事,韩信还落了一个“卖友求荣”的骂名,

削楚王改封淮阴侯,已经是对韩信的爱护了,可能韩信根本没领会刘邦的心意,仍然与樊哙、灌婴这些旧部喝酒来往,后来还牵扯进陈豨的谋反,刘邦不可能再给机会了,

19小时前

2

纠结情 2星

共回答了214个问题 评论

韩信性格特点:能屈能伸却矜才自傲;

善于谋划布阵却无政治谋略,不识时变;

雄武有余却居功自傲;

拙于交际、盲目自信却不善保身。

韩信(前226年-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军事家,文学家。

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

韩信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

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16小时前

8

缺氧的 3星

共回答了351个问题 评论

读《淮阴侯列传》,感到韩信人物:军事天才,政治庸才。

一是军事天才。(1)谋划能力。初见汉王,他指出项羽的强大只是表面的,让刘邦反其道而行之,“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2)实战能力。他袭击安邑,袭击历下,败楚20万人。

二是政治庸才。(1)政治思想落后,他终极目标就是封王,不具有前瞻眼光,封了齐王就满足了。(2)政治思想单纯,具体表现在拒绝武涉,蒯通谋反游说的事情上。(3)居功自傲,自恃功高,目中无人,曾“羞与绛、灌等列”。功高盖主,人臣大忌。

总之,韩信是司马迁笔下的悲剧英雄。

12小时前

5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