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自己的谦称是什么

噓偽啲臉 2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掩蓋那份愛 2星

共回答了290个问题采纳率:96.5% 评论

在古代对自己的称呼有很多,其中可以直译为“我”的有:吾、余、予、其、之、某、窃、不才、在下、小可、鄙人等。

除此之外,古代对自己的称呼也有根据社会地位、职位、职务、身份等不同而不同,例如:

帝王对自己的称呼:朕、孤、孤王、寡人、不谷;

臣子对自己的称呼:臣、微臣、下臣、老臣、末将、下官、奴才、小的;

老人对自己的称呼:老朽(男子)、老身(女子);

和尚对自己的称呼:贫僧(男子)、贫尼(女子);

女子对自己的称呼:妾、贱妾、妾身、奴婢、婢子、民女、小女子。

在生活交际中古代的自我称呼多用谦称,谦称是一种卑称,所以往往用一些贬义词语,表现自己在对方面前的谦虚和不值一提。比如: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老: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21小时前

9

接稳接吻 3星

共回答了334个问题 评论

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

19小时前

33

东方不悔 2星

共回答了27个问题 评论

谦称是古代第一人称单数的称谓礼节。古人在言谈与书信往来中,凡提到自己的时候,为了表示谦虚或谦恭,一般避免直接用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而是用某些“自我贬损”的特殊词语来代替。这就是所谓的谦称。最普通的简称是直接用自己的名而省去姓。如唐代韩愈在文章中自称“愈”,古代苏轼在给朋友的信中自称“轼”‘此外使用频率较高的有“鄙人”,“不才”“不肖”。古代帝王对自己的称呼有朕、寡人、孤、予一人等,“寡人”和“孤”这两个称谓原本是诸侯国和小国的君主的自称,有谦卑的含义,后来都逐渐演变成为皇帝和君王对自己的谦称。

女子自称--“奴家”  

女子谦称--“妾”、“贱妾”、“奴婢”  

老年妇女谦称--“老身”  

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  

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  

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  

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古代男子对自己的称呼有:鄙人、草民、在下、 微臣、奴才、小的、吾、余、末将、洒家等。

16小时前

7

救赎当初 3星

共回答了325个问题 评论

古代对自己的谦称是鄙人或者小人。

12小时前

4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