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听从的成语

悄悄离开峩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黏住你的心 1星

共回答了112个问题采纳率:90.5% 评论

形容听从成语唯命是听

唯命是听-词典

发音:wéi mìng shì tīng

释义: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例句:

那我不费俄顷的的迟疑,或许早就是唯命是听的。(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

近义:

唯命是从言听计从

12小时前

18

干林良 2星

共回答了243个问题 评论

1.阿谀奉承 ē yú fèng chéng[释义]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语出]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例句] 自古以来;凡小人隐君子都会用~的话去讨好、迎合别人。

2.唯命是从 wéi mìng shì cóng

[释义] 只要有命令就听从;形容完全服从命令。唯:唯独;命:命令。

[语出] 《左传·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用法] 有时可以扩展为“唯……(之)命是从。”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3.百依百顺 bǎi yī bǎi shùn

[释义] 依:依从;顺:顺从。事事都依从别人。形容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

[语出]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安公子是那女孩儿一般百依百顺的人。”

[用法] 形容无原则的迁就别人。一般作谓语、状语。

4.百顺千随 bǎi shùn qiān suí

[释义] 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语出]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李将军见他聪明伶俐,知书晓事,爱得他如珠似玉一般,十分抬举,百顺千随。”

5.言听计用 yán tīng jì yòng

[释义] 同“言听计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

[语出] 宋·苏辙《右史》:“陆逊之孙权;高颎之于隋文;言听计从;致君于王伯矣。”(伯;通‘霸’。)

[用法]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小辈;也用于同辈。一般作谓语、状语。

6.深信不疑 shēn xìn bù yí

[释义] 非常相信;毫不怀疑。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

用法:作主语、谓语;形容对事对人非常相信。

7.唯唯诺诺 wěi wěi nuò nuò [释义] 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用法 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出处 ①先秦·韩非《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②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他思念父母面上;一体同气;听其教诲;唯唯诺诺;并不违拗。"

8.言听计从 yán tīng jì cóng

[释义]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

[语出] 宋·苏辙《右史》:“陆逊之孙权;高颎之于隋文;言听计从;致君于王伯矣。”(伯;通‘霸’。)

[用法]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小辈;也用于同辈。一般作谓语、状语。

9.千随百顺 qiān suí bǎi shùn

[释义] 〖解释〗随:追随;顺:顺从。形容完全顺随别人,别人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语出] 〖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10.唯命是听 wéi mìng shì tīng

[释义]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语出] 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纶音佛语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唯命是听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舍己从人 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俯首听命 听:服从,顺从;命:命令。形容人驯顺的样子奉命唯谨 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从令如流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麾之即去 命令他走就离开。形容服从指挥,听候调遣俯首贴耳 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11小时前

47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