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都是黄种人吗

沵芣慬 2个月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爱你没资格 2星

共回答了213个问题采纳率:99.6% 评论

不是的。

其实印度的人种结构颇为复杂:印度既有白人,也有黑人,还有黄种人。尽管全世界的人种一般北分为黄、白、黑、棕四种,然而由于历史上的人口迁徙和种族融合就衍生出若干介于四大人种之间的过渡人种。

   事实上黄、白、黑、棕四大人种都可以各自进一步细分出若干小人种。关于印度人种的划分历来聚说纷纭。目前最受学术界普遍公认的划分方法是1935年由B.s.古哈提出的。他将印度的种族划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尼格罗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地中海人、迪纳拉人、蒙古利亚人以及北欧人。

19小时前

44

老紮洋气 3星

共回答了324个问题 评论

不是。

印度人是混血人种。

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17小时前

38

大叔等你 3星

共回答了385个问题 评论

印度人不是黄种人。印度人是混血人种。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

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种族。

他们属于尼罗格人种尼格利陀类型,最初来自非洲。这一人种的特征是:肤色暗黑,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宽厚。

在尼格利陀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

他们亦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属于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

原始澳大利亚人一般为中等身材,头发卷曲或呈波浪形,肤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较宽,嘴唇较厚。

以蒙古利亚人为主体的亚洲大陆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来种族迁入印度的第三波。印度的蒙古利亚人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族群,蒙古人和与藏族关系密切的汉藏语系民族。

达罗毗荼人的直系祖先主要来自地中海地区,被称为地中海人。

他们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肤色浅黑的古地中海人、肤色黄褐的所谓正宗地中海人以及东地中海人或称闪米特地中海人。

地中海人进入印度后与当地的原始澳大利亚人通婚融合,形成了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最初是居住在俄罗斯南部与南乌克兰草原地区的一支古民族,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穿越西北部的山口来到印度。

他们身材高大,头型窄长,眼眶深陷,鼻梁高而窄,毛发浓密。

雅利安人最初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曾在许多世纪中不断迁徙扩张,先后到达伊朗、叙利亚等地,也有的分支散布到安纳托利亚、希腊以及东欧各处。扩展资料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与南亚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体系。印度古代的种姓制度把人们分为四个种姓:最高一级是婆罗门。

婆罗门本为祭司,根据《摩奴法典》规定,可从事教授吠陀经、司祭与接受奉献这三样工作,但在8世纪以后祭司逐渐不受重视,洁净便取代前者,成为婆罗门最主要的特征。

第二级为刹帝利,《梵书》称其具有与婆罗门共享“管辖一切生命”的权利。

刹帝利是战士和统治者,掌握实际的政治与军事权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过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权力。

第三等级为吠舍,即一般的平民,任务是生产食物,并提供各种祭品。

《瞿昙》规定吠舍可从事农耕、商业、畜牧与放贷的工作。

最低一等级为首陀罗,首陀罗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仆,负责提供各种服务。

在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中,把种姓制度的出现用神话来解释,说原始巨人普鲁沙死后,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制成了刹帝利,用双腿制成了吠舍,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

而达利特是人类违反吠陀的产物,本不该存在。 1947年独立后,印度在法律上已经废止种姓制度,但社会心理影响远未消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人数众多的低种姓在选举政治中的影响扩大,历届政府为拉选票,不断推出照顾低种姓的“名额保留政策”,在教育、就业、社会福利等多方面予以特惠1997年,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成功当选印度历史上第一位出身达利特阶层的总统。2017年7月22日,印度选举委员会20日宣布计票结果,全国民主联盟总统候选人拉姆·纳特·考文德当选新一任总统,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二位出身达利特阶层的总统。

14小时前

4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