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庶富教是什么意思

遇她则败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看清了自己 4星

共回答了452个问题采纳率:99.6% 评论

孔子阐述了“庶、富、教”的施政大纲,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三个条件:首先是“庶”,即要有足够的劳动力;

“富”,即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物质生活的问题,如:衣食住行;最后是“教”,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语录汇编: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

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

6小时前

38

且妄言 5星

共回答了56个问题 评论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了卫国,冉有为孔子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啊!”冉有说:“人口很多,还需要做什么呢?”说:“让他们富有。”说:“富有以后还要做什么呢?”说:“教育他们。”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就是说主张无论贫贱都应当接受教育,这句话可以体现他的这个思想,孔子把使百姓富足和教育放在了国家管理的主要工作。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仆:驾车。

  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4小时前

3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