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的意思与典故

忘而不舍 3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右手年華 2星

共回答了95个问题采纳率:93.6% 评论

兔死狗烹的意思是:野兔被捕杀光了,抓野兔的猎狗也就杀掉煮着吃了。比喻事情办成功后,把出过大力的有功劳人一脚踢开或杀掉。其典故出自吴越称霸时越王勾践在获得胜利后,手下两大功臣,范蠡选择离开隐退并写信劝另一功臣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不听,最终被逼自杀。

18小时前

41

单薄魄力 2星

共回答了244个问题 评论

【成语】: 兔死狗烹【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解释】: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成语故事】:  

越王句践大夫范蠡,曾经替越国出过了不少力,使得越国得以打败吴国,成为霸王。对越国来说,范蠡可是个大功臣,本来他是可以安享富贵的,但是范蠡却没有这么做,他宁愿舍弃荣华富贵,而自行引退,过着淡泊的生活。就在众人一片惋惜声中,范蠡又托人带了一封信给从前的同事大夫文种,他劝文种也舍弃功名富贵,以免招惹灾祸。

范蠡为什么会这样劝文种呢?原来,他早就看出越王是个只能共患难,却不能共享乐的人,所以他在信中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兔死狗烹”就是从信中这几句话引申出来的。  

16小时前

39

何爲傷感 3星

共回答了370个问题 评论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功臣亡。

春秋时期,吴越争端长起。越王勾践被夫差抓获后获释,卧薪尝胆,十年后越国打败吴国,而范蠡和文仲是最大的功臣。勾践大败吴国后要高封二人,结果范蠡不受离开勾践隐居,离开后还给文仲留了信,跟他说让他离开,因为勾践心胸狭窄,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信里就是这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功臣亡。但文仲不信,最终还是被勾践派伍子胥把他杀了。

13小时前

37

梦醒在街头 2星

共回答了6个问题 评论

发音:tù sǐ gǒu pēng

释义:

烹:烧煮。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例句:

兔死狗烹,鸟尽杯藏,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古来场尔。

近义:

卸磨杀驴得鱼忘筌过河拆桥鸟尽弓藏

反义:

始终不渝崇功报德感恩戴德

最早出处

越王攻吴王,吴王谢而告服,越王欲许之。范蛰、大夫种曰:“不可。昔天以越与吴,吴不受,今天反夫差,亦天祸也。以吴予越,再拜受之,不可许也。”太宰豁遗大夫种书曰:“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大夫何不释吴而患越乎?”大夫种受书读之,太息而叹曰:“杀之,越与吴同命。”(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成语典故

范蠡是春秋时越王勾践很得力的一位谋臣。在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山的最艰难的时候,是范蠡献策让勾践忍辱负重,待机图报;后来越王经过卧薪尝胆,又帮助勾践策划兴兵攻吴,报仇复国,也是范蠡。范蠡对越国的功绩是很大的。可是就在越王勾践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的时候,他却舍去富贵荣华,自行引退,过着隐居生活。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范蠡离开越国来到齐国后,托人捎了一封信给他从前的同事大夫文种,信上写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意思是说:飞鸟打完了,良弓就要收藏起来;狡兔死尽了,猎狗就要被杀吃掉。从我的观察看,越王颈长而鸟嘴,只可同他一起共患难,而不能同他一起享受欢乐的。你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呢?

文种看了信后,觉得范蠡讲得有道理。就以生病为借口,不去上早朝了。这时候,有人就乘机陷害文种,说他要谋反。越王勾践不调查,也不分辨,就赠给文种一把宝剑,说:“你教给我七条攻打吴国的办法,我才用了三条,就把吴国灭掉了;其余四条还在你那里,你还是带到我的祖先那儿去试着用它们吧!”

文种无奈,只好自杀了。

成语寓意

当事物丧失了利用的价值,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患难易共,富贵难同。即人容易共患难,但不容易共富贵。

自古功高盖主也则易权大欺主。

9小时前

1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