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吏为师是什么意思

呮繻崾寵噯 1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倵菻萌主 2星

共回答了274个问题采纳率:96.6% 评论

韩非子法家代表,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4小时前

30

韩哓陌 4星

共回答了424个问题 评论

1、以吏为师,是李斯的发明,经秦始皇认可,便成了秦朝的国家政策。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秦始皇本纪》。

2、“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以吏为师”中的“吏”不是指“所有”的官吏,而是“专指”法官、法吏(原文:《商君书·定分》“吏、民(预)知法令者,皆问法官。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故圣人必为法令置官也置吏也,为天下师,所以定名分也”)

2小时前

28

黑涩家族 2星

共回答了273个问题 评论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意思是“人们学习知识的内容只限于朝廷的法令(秦律),整个社会除文吏外,不具备文字能力的人要学习文字,只能向政府官员学习”。

以法为教是秦国的教育制度,为法家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以吏为师是指政府官吏承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职责,学习的内容是朝廷的法令,在焚书的同时,禁止私学。

21小时前

10

豬帥無奈 3星

共回答了345个问题 评论

以吏为师,是秦朝丞相李斯的发明,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

以吏为师即整个社会除文吏外,没有具备文字能力的人,人们要学习文字,只能向政府官员学习。政府官吏承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职责。秦朝,为了统制舆论,钳制思想,又在全国确立了“以吏为师”的吏师制度。

吏是层层挑选任命的,吃着皇粮,拿着俸禄,毕生的富贵前程都在上司手里攥着,应当能够唯上之命是从;吏的利益是与政权兴替拴在一处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应该不会做出损害政权的事情来;吏所受的训练是熟悉法律条文或政府的诏令,然后照章办事,不越雷池,因此应该不会想入非非,弄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思想。

总之,这项制度的实施是为了秦朝为了方便统一,方便管理百姓的一项举措。

17小时前

2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