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种植技术

暮雨渡潇潇 3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何必去渲染 3星

共回答了325个问题采纳率:98.6% 评论

西葫芦合理定植:一般苗龄25—30天,幼苗长至2叶1心或3叶1心。壮苗标准是秧苗矮壮、叶厚柄短、根系发达。

  定植时大行距60—65厘米,小行距50—55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时先按行距大小在棚内南北向划浅沟,沟深3—5厘米,再按株距顺浅沟摆好瓜苗,用片镐将两侧的土搭成高垄,垄高20厘米,宽30厘米,然后覆盖地膜,以利保温、防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促使秧苗健康成长。

  环境调节:定植缓苗期间,棚内应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5℃—30℃,夜间18℃—20℃;缓苗后适当降温,白天25℃,夜间12℃—15℃;坐瓜后,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5℃—28℃,夜间15℃;深冬严寒期间,中午温度应保持在28℃—30℃,以防夜温过低。寒冬过后,加大通风量,恢复严冬前的温度管理标准。

  湿度、气体的调节,应结合温度的管理进行。通风降温、采用无滴膜、定植时覆盖地膜等措施,可明显降低棚内湿度。及时排出棚内的有害气体,有利于棚外二氧化碳的交换。

  肥水管理:西葫芦定植后浇透水,控水到开花坐果;待第一瓜坐住后,浇第一水,以后的水分管理按浇花不浇瓜的原则进行;结瓜盛期需水量大,而在寒冬季节,应尽量少浇水或浇少水,以防降低地温。在西葫芦长势加快时,应进行追肥,配合氮、磷、钾,多施钾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300千克、硫酸钾400千克,以后追肥与尿素交替进行。

  整枝:到生长中后期,茎蔓在地上匍匐生长,为充分接受阳光,必须采取吊蔓措施,并及时摘除病、残、老叶以及侧芽、卷须,以免发生病害和消耗过多的养分。

  病虫害防治:防治霜霉病,可于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雾剂燃雾;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防治病毒病:要在苗期喷药灭蚜,并于发病初期选喷1.5%植病灵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两三次。

13小时前

24

與孤獨有染 3星

共回答了310个问题 评论

其实,很多蔬菜种植,只要你掌握了种植的窍门和规律,不是很难的事情,反而会觉得容易,并从中得到乐趣。西葫芦不算是难种的蔬菜,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种植步骤。

一、材料准备:花盆(大而深的)、营养土、种子、肥料。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营养土要在播种前一个月配置好,可以选用未种过瓜类蔬菜的无病土壤和农家肥配置。西葫芦有矮生、半蔓生、蔓生等品种,家庭盆栽宜选择矮型品种,可以不设立支架。西葫芦的根系比较发达,因此要选用那些大而深的培植容器栽培。

二、种植过程

1. 将种子用清水洗净,放入温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然后用热水继续浸泡约5小时,捞出后,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约20〜30分钟,以消毒杀菌。捞出风干或半干时,用湿布包好,放到25〜30℃的环境下催芽。催芽时可翻动,以促使发芽整齐,但出芽后就不能再翻动了。

2. 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一般点播,也可以撒播。播种时,将种子放入装有营养土的花盆内,覆土2厘米左右,略压实后浇透水,气温低时可以覆膜,发芽后除去。在20〜30℃的环境里,4〜5天就能发芽,低于13℃则不发芽。

3. 幼苗生长过程中,要控制好湿度,土壤不干燥就不用浇水。

4. 大约1个月后,幼苗就长出3〜4片真叶了,这时可以移栽定植。移栽时要在上午进行,每盆一株,然后浇透水。

5. 定植后,需要追肥,要注意磷钾肥的比例。

6. 西葫芦比较耐旱,只要土壤不干就不用浇水,一般5〜7天一次。

7. 生长期内,会长出很多花蕾,最好进行人工授粉,以上午8〜10点为宜。之后,通常需要将雄花全部摘除,雌花可除去部分,以免养分不足,造成落果。

8. 主蔓上常连续结果,结果期要及时摘去侧芽,并适当摘去植株下部的老叶,以保证通风和利于果实的发育。

9. 当果实长大后就能收获,一定要记住植株下部的瓜要及时采收,否则会影响上部瓜的发育。

注意事项:

●播种以春播或秋播为主,一般春播为主。

●在植株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水肥管理,苗期或第一雌花坐果期,如果水肥过多,则容易出现植株只长茎而不开花或不结果的情况。而后期水肥跟不上,又会出现产量降低的情况。此外,果实成熟了就要及时采摘,否则留果过多。易造成瓜秧发育差,影响产量。●为早熟高产,最好还是进行人工授粉(尤其是在无昆虫授粉时),最好在每天上午8〜10点,把正开放的雄花采下,剥去花冠,露出雄蕊,在雌花柱头上涂抹数次即可。

●如需留种,一般应选取后期结的瓜,否则影响产量;专门留种的植株可不受此限。

11小时前

20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