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颂背景

冰诺雪蝶 3年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朩藕挚尊 2星

共回答了228个问题采纳率:90.6% 评论

红船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救亡图存是红船精神产生的时代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五四”运动以后,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中国先进分子又一次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在反复分析、实验、比较后,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武器,选择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是红船精神产生的政治基础。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产生。近代中国无产阶级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经达到200万人以上。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红船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成为新思潮的主流。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在中国传播,就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逐渐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四)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是红船精神产生的组织基础。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1921年7月23日,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举行,8月初,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正式成立了。

11小时前

45

記忆罙処 3星

共回答了359个问题 评论

2021年迎接建党100周年,盛大节日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讴歌风云,激荡着弘篇章,在历史中取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精神,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张文怡作词家写了一首诗歌,《一曲红船颂》这首诗歌,一首南湖红船这一党的摇篮为切入点,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举行为背景,着重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火红的镰刀,铁锤旗帜的升起,共产党宣言在中华大地上的延续,一曲红传送所招式的是我们党的百年沧桑,岁月一集,永不褪色的伟大历史丰碑。

9小时前

43

小热闹 2星

共回答了299个问题 评论

1921年7月,十三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登上南湖红船,中共一大会议在此闭幕。从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远航。红船承载了中共一大会议,承载了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决定了中华民族命运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

6小时前

9

悲哀感觉 1星

共回答了146个问题 评论

一艘南湖红船,一段奋斗历史,一卷壮丽史诗,一座不朽丰碑!

  99载的劈波斩浪,99载的披荆斩棘,99载的勇立潮头,99载的担当为民。从1921年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发展日历翻到今天,中国的光明灿烂征程走到今天,我们重温伟大的红船精神,感受厚重的红船份量,牢记光荣的红船嘱托,接过沉甸的红船接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让光荣伟大的“红船精神”指引我们砥砺前行。

  红船精神,在中国极其特殊的历史年代中催生并且孕育。那个年代,中国内外交困、动荡不安,恰恰也是在那样复杂多变历史背景下,年轻且富有担当的共产党先驱自觉挑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红船精神”从此有了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的现实土壤。我们挖掘并珍视“红船精神”,就是要从“红船精神”中看到中国历史的稳健脚步,看清中国社会的章节脉络,看透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就,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忧患品质塑造好自身角色,认认真真去思考,踏踏实实去实践,更诚诚恳恳去担当。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红船精神”是一段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我们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通过学习自我反思,把提升工作业务贯穿于学习全过程,多向历史课本学习,多向红色英烈学习,以更高的政治觉悟水平,让自己一言一行合乎“红船精神”要求,使自己一举一动树立“红船精神”表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红船精神”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中国共产党人“创业史”,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千载难逢历史发展机遇,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和精卫填海魄力,自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光荣伟大的“红船精神”迸发强劲耀眼的时代光芒。我们要以“红船精神”为现实助推力,深入到基层一线探民意、访民情,耐心细致和群众畅谈交流,将办公场所放在一线,将工作措施落实在一线,将工作热情挥洒在一线,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因地制宜,注重调查,用创新思维和创造业绩回应新时代。

2小时前

8

脚盖净泥 1星

共回答了161个问题 评论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当时的背景,是全党在党的十六大之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同志大力倡导在瞻仰南湖红船期间,“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这“六个一”,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23小时前

2

洳呲噯伱 5星

共回答了50个问题 评论

1921年7月下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大多是教师或学生,收入有限,李达便由夫人王会悟出面,以接待北京大学师生暑假旅行团的名义,租了上海法租界的博文女子学校作为外地代表的住所。

陈公博是广东法政专门学校的教授、广东宣传员养成所的所长、《广东群报》总编辑,加之又是新婚燕尔,便下榻在上海大东旅社。

17小时前

7

顽固的寻觅 4星

共回答了409个问题 评论

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因突发意外,便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在红船上开完一大,因而红船有了特殊的政治意义。

11小时前

22

貌似你贱 2星

共回答了222个问题 评论

红船精神是嘉兴的红色基因,如何形象化地展示党的光辉形象,摆在了嘉兴市文艺工作者的面前。2001年,建党80周年,嘉兴市委市政府联合中国美协、浙江省美协共同主办了纪念建党80周年“红船颂”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在革命圣地南湖之畔亮相。

首届“红船颂”的筹备历时半年,嘉兴美术工作者与嘉兴市文化部门领导先后拜访革命圣地和知名画家,包括刘文西、施大畏、吴山明等数十位名家,为“红船颂”邀请到国内高水准的艺术创作。

嘉兴市美协名誉主席张谷良回忆说,“红船颂”一开始是由时任浙江美协主席肖峰提议的,并得到了中国美协的大力支持,美术创作主要是反映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歌颂在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人的风貌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随后,在建党85周年、 90周年、 95周年时,“红船颂”全国美术作品展连续举办,以中国画、油画、版画、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形式,吸引到活跃在全国各地的美术名家们纷纷响应并向党的诞辰献礼,形成了全国独有的五年一届红色美术品牌。

四届“红船颂”共推出350件作品,不仅为革命圣地积累了丰厚的艺术成果,也开拓了展览教育途径,为嘉兴乃至全国各地的来访者带来独特的红色文化体验。

“ ‘红船颂’不只是反映战争年代,也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容,首创、奋斗、奉献精神是一以贯之的,今后的创作肯定要有对当下的社会成就进行反映。 ”张谷良说。“红船精神”的提出,是对“红船颂”这一艺术品牌的极大鼓舞和激励,“红船精神”从革命时代延续至今,映射着这座城市的成就与活力。

3小时前

3

欹枕无眠 4星

共回答了423个问题 评论

红船从南湖起航历史背景为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党的一大,为中华民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天前

1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