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对教师有多少种称谓

洛阳放 2个月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谁囘洅苸谁 4星

共回答了46个问题采纳率:92.7% 评论

从古至今,教师有多种称谓:

师长:《周礼 地官》记载:"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师长即先生长者,后为教师的尊称。

师傅:《毂粱传 昭公十九年》记载:"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这里说的"师傅",就是古代教师的通称。另外,皇帝典学时授读诸臣及授皇子读者,也成为师傅。

先生:先秦时代对教师的称谓。《礼记 曲礼》记载:"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后世对塾师也成先生。

博士:战国时期,称国学教师为"博士",《史记 循吏列传》记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汉朝时称太学教师为"博士"。唐宋时期有了专科学校,所以有"算学博士"、"书学博士"、"律学博士"的称谓。

师资:先秦至汉代都有这个称谓。《毂粱传 僖公三十二年》记载:"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学官:汉代称太学教师为"学官",也称"校官"。《史记 儒林传序》记载:"公孙弘为学官。"

经师:汉代称儒学学官为"经师",后指传授儒家经典的教师。

讲郎:东汉称太学教师为"讲郎"。《后汉书 儒林转》记载:"又诏高才生授《古文尚书》、《毛诗》、《毂粱》、《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攫高弟为讲郎。"

助授:西晋在国子学校置"助授",协助国子博士传授经学。后来多有在国学中设助教者,近代成为高等学校教师的职称。

教授:宋代以"教授"为教师的称谓,王国维曾考证:宋制,诸路、州、军所立学校置教授,用经术行义教导诸生,并掌课试之事。各王府也置教授之职,为教授名官之始。

山长:五代蒋维东隐居横岳讲学,受业者称其为"山长"。五代书院设"山长",讲学之外并总领院务。

9小时前

3

满天星梦幻 3星

共回答了397个问题 评论

追溯下古代对教师的称谓与别称。

1、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

2、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3、山长: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

4、师傅:古时老师的通称。

5、师父: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所以也将老师尊称为师父。

6、西席:也称西宾,是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7、师保:原为古代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员,亦师亦保,统称“师保”。

8、宗师:原为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

9、教授: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

10、助教:在国子监任教的教师。

11、学博:原为唐代府郡的学官。

12、讲郎:原为讲授经书的官员。

13、教谕:原为宋代京师小学和武学中的学官名。

14、先生:“先生”一词的最初含义是先出生的人,引申指长辈、知识丰富的人。

7小时前

4

璀璨的帅哥 2星

共回答了227个问题 评论

一、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二、师傅一词原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了老师的代称;

三、西席是对教师的一种尊承;

四、教授,如今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

4小时前

5

忘情冰河 4星

共回答了482个问题 评论

从古到今,老师,太傅,教师,教授,先生,师傅,

1小时前

4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