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来龙去脉

命运的纠缠 1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爱你的媳妇 3星

共回答了316个问题采纳率:93.7% 评论

1991年9月6日,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俄罗斯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2]。原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

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3]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时间

1990年3月11日 

立陶宛独立 

1991年8月30日 

阿塞拜疆独立

1991年4月9日 

格鲁吉亚独立 

1991年8月31日 

乌兹别克斯坦独立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

1991年8月20日 

爱沙尼亚独立 

1991年9月9日 

塔吉克斯坦独立

1991年8月22日 

拉脱维亚独立 

1991年9月23日 

亚美尼亚独立

1991年8月24日 

乌克兰独立 

1991年10月27日 

土库曼斯坦独立

1991年8月25日 

白俄罗斯独立 

1990年6月12日 

俄罗斯独立[2]

1991年8月27日 

摩尔多瓦独立 

1991年12月16日 

哈萨克斯坦独立

19小时前

22

温柔种子 1星

共回答了1个问题 评论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该改革以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名义,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共产党的法定执政党地位和公有制经济对国家经济的有效控制。

17小时前

49

姐的静脉 2星

共回答了273个问题 评论

在1990年苏共28大的时候,戈尔巴乔夫还专门写报告,并且在会上通过了三项送走苏联的决议。

一是实行自由经济,二是取消苏共领导地位,三是建立民主主义

戈尔巴乔夫的这一套组合拳,直接将苏联彻底埋进了土里。

除此之外,令人窒息的是,在翻案的时候,戈尔巴乔夫直接说保守势力的老巢就是军队,这让曾经为了苏联流血流泪的军人情何以堪。可以说,戈尔巴乔夫这样的行为已经让军队远离了他,苏联的又一制度垮掉了。

没了军队的保护,一直被苏联压着的加盟共和国们就找到机会了。他们之间本来就矛盾,原来还能说大家有共同的理想奋斗,有摩擦也能忍着,现在理想也没有了,自然就忍不下去了。

14小时前

37

破天圣魂 1星

共回答了117个问题 评论

苏联解体原因是因为打压俄罗斯族,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政治和经济:经济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政治上,俄罗斯民族主义为了权利和私人利益糊弄百姓,把百姓对苏联经济不景气的怨恨,转移到国家族裔结构和其他族群,给百姓灌输错误意识,对国家失去信心,对其他族裔产生敌视,导致分裂解体

11小时前

20

夜靈姬 1星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评论

苏联解体是由于联盟内部各国经济、政治和民族矛盾几方面造成的。

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

俄罗斯发表国家主权宣言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

全民公投

1991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在全苏进行了是否继续保留联盟的全民公投,76.4%的苏联公民赞同保留联盟,但其中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抵制了公投。然而,苏联的解体与否,只取决于苏联的权力阶层的决策。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利用公投带来的舆论优势抵制分裂势力,叶利钦等支持分裂的苏联高官们在政治斗争中

6小时前

45

春尐暖 5星

共回答了52个问题 评论

看苏联解体的来龙去脉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量提拔亲信,苏联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此时,苏联的特权阶层羽翼丰满。

据俄罗斯专家估计,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特权阶层发展到50万人-70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共有3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1.5%。苏联的特权阶层早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贪污腐败的盛行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对苏共党风以及社会风气也产生了极大影响。[1]此时,苏联已经积重难返。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但这些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同时引发了苏联的特权阶层强烈不满和社会动荡。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反对派趁势崛起,致使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1小时前

11

潴潴壞寶唄 3星

共回答了363个问题 评论

苏联自身的底子本来就没有美国雄厚,苏联这个红色帝国的强大只不过是徒有外表罢了,其里头实际上虚得很!片面追求重工业,大搞军备竞赛,却罔顾社会民生,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苏联为了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争霸,从斯大林时代开始,苏联就在经济发展上优先选择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工产业,却长期轻视甚至漠视轻工业的发展。

而斯大林以后的三位“夫”,这几代苏联领导人的执政特色,总结起来就是“莽夫”、“屠夫”和“懦夫”。

他们执政期间,都没能正视苏联的弊病,并及时推动合理有效的改革,反而罔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断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军备竞赛。

1天前

50

闲雲野鹤 4星

共回答了411个问题 评论

内部原因:苏联政治体制腐败,思想僵化,贪污腐败严重,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经济恶化;

外部原因:西方颜色革命对苏联渗透,使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和独立主义势力抬头,并最终导致苏联彻底解体。

1天前

1

你别奇怪 3星

共回答了355个问题 评论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而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1苏联解体的原因

1、思想政治上

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禁锢,照搬照抄脱离本国国情;在政治领域上,长时间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从而忽视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致使官僚主义盛行以及严重脱离群众。

2、经济发展上

在经济发展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制度一统天下,经济结构失衡较为严重,只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收入分配长时间搞平均主义,从而导致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

3、对外关系上

在对外关系方面,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内政,搞霸权主义,和美国争霸,削弱和消耗了自身实力。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联不承认私有财产,因此违背国际历史文明的发展潮流。

1天前

2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