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于零食的称呼

蔱掱涙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青灯孤酒 2星

共回答了236个问题采纳率:91.7% 评论

古人称零食为“点心”或“小食”。

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出现“既,小食也”按照解释来看“既”应该一种器皿,用于盛放食物,而小食正处于此处,至于这里的小食是不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零食,那又另当别论了,因为也有学者认为这里的小食是指早餐。一样,古人的零食也是与正餐相对,用于消遣之用,不用作饱腹。

但一些食品,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其实也是在零食范畴之内。节庆时候的特别食品基本有零食的意味,元宵观灯之时,人们喜食一种叫做焦(食追)dui,即是一种油炸的带馅面点,类似炸元宵。另外寒食节时食用的寒具,又称馓子,也是一种油炸小食品,酥脆香甜。元旦时吃一种胶牙饧,是一种饴糖。

另外唐人喜欢吃脯,即肉干,当时是食物性质的,现在肉干也是一种零食。初此之外,应该还有一些小食品有零食的性质。我们日常在影视剧中也经常能看到小食的身影,不仅仅是皇宫贵族,平民百姓也各有各的“零食”,零食这种东西若要分个档次,实属无趣,本做消遣之用。

举个例子,清朝王爷贝勒家小孩各种花样点心都是腻着吃的普通人家有冰糖葫芦,香瓜子什么的。什么!瓜子也算零食?!为啥不算?零食而已,什么冰糖葫芦,酥饼,雪花糕,那都算零食。其实我感觉吧,那什么古装剧里路边小贩叫卖的东西,那大部分都算是零食,古人也是人,零食而已,没那么多讲究。

19小时前

12

难启朱唇 2星

共回答了216个问题 评论

点心,小吃,零嘴,佳肴

17小时前

1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