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 用什么词语表示

我的专有 1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桖銫沐莓 2星

共回答了229个问题采纳率:95.7% 评论

一、知命之年 [ zhī mìng zhī nián ]

【解释】: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译文】: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11小时前

23

燃了炊烟 1星

共回答了183个问题 评论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关于年龄的别称丰富多彩又生动形象。此题50岁用年逾半百,知命之年,大衍之年等称谓。下面普及一下不同年龄阶段的一些特定文字形容。一、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7岁(女)——髫年;8岁(男)——龆年;幼年泛称——总角;童年——垂髫;10岁以下——黄口;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青少年——束发。

二、少年阶段: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20岁(男)——弱冠;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 梅之年。

三、中年阶段: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四、老年阶段: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

老年——皓首,又称“白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

五、百岁以上:100岁——期颐、上寿;120岁——花甲重开;140岁——古稀双庆

这些别称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尊老爱幼的优良品格,愿我们将中华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9小时前

12

低頭淺笶 2星

共回答了279个问题 评论

五十岁了,可以用以下词语表示一下,比如: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大腹便便,风度翩翩,威风凛凛,容光焕发,徐娘半老,心宽体胖,饱经风霜,相貌堂堂,文质彬彬,心胸开阔,辛辛苦苦,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不惑之年,知命之年。

6小时前

32

她叫任超男 1星

共回答了125个问题 评论

五十岁通常用“知命”、“知天命”、“年遇半百”、“知非之年”、“艾服之年”、“知命之年”、“头童齿豁”等来表示。天命即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艾50岁,《礼记•典礼上》中写到“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孔颖达疏:“苍白如艾也”,意思就是说老年头发苍白如艾的颜色。

2小时前

47

狱月如 2星

共回答了232个问题 评论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五十知天命意思到了五十岁就没有奋斗的必要了,但这只是古人因寿命不长而产生的说法。七十年代我们看到五十多岁的人就觉得岁数很大了属于老年人了,但现在到了五十岁在外奋斗的创业的多得很。所以五十岁也不再是知天命的年龄了。

23小时前

47

嬡沵莈措 2星

共回答了222个问题 评论

人到了50岁以后,被称之为“知命之年”、“半百”。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词:十三四岁称为(豆蔻年华),二十岁称为(弱冠之年),三十岁称为(而立之年)

四十岁称为(不惑之年)

五十岁称为(知命之年)七十岁称为(古稀)八十岁称为(耄耋之年)

一百岁称为(期颐之年或人瑞之年)

17小时前

3

傆萊伱還恠 1星

共回答了194个问题 评论

五十岁可以用来表示的词语有: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艾、知天命之年、知命之年。 总角  古时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诗经·齐风·甫田》:“总角卯兮。”角,小髻;卯,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后人用“总角”代指童年。

垂髫   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髫”指童年。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豆蔻   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   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弱冠   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礼记·典礼上》:二十曰弱冠。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荤观群书。”

而立   三十岁。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较多,能辨是非。另外,强仕也指40岁。《礼记·典礼上》。谓男子40 岁,智虑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天命  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艾50岁。《礼记·典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苍白如艾也。”意谓老年头发苍白如艾的颜色。

花甲   60岁。以天干地支顺序组合为60个错综参互的名号而得名。

耳顺   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   60岁。

古稀   70岁。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   老年。后来80、90岁为耄耋之年。

期颐  指一百岁。《礼记·典礼上》:“百年曰期颐。”期,需要;颐,调养、照顾。意为百岁老人需要后代养。宋代<苏轼制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11小时前

22

街囗找 4星

共回答了402个问题 评论

五十岁的词语可用: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蓬头历齿、头童齿豁、徐娘半老、容光焕发、油腻大叔

3小时前

19

昨夜床单红 1星

共回答了143个问题 评论

50为不惑之年,遇到啥子事都有自己的主见,不在懵懵懂懂

1天前

4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