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资料

蟹美人 2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再闹卖了你 4星

共回答了459个问题采纳率:93.7% 评论

汉字是在古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华文字,简称华文。从甲(甲骨文)、金(金文)、篆(篆书)、隶(隶书)到楷(楷书)形体的演变,是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甲骨文、金文产生于部落联盟的商、周时期,文字的形体是约定性的,不是统一规定的,如水“ ”、“ ”。以角形、曲形笔画为主,结构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是典型的象形文字。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产生于周朝,小篆是秦始皇“书同文”的书体,文字形体有严格的规定,不可随意乱写。在秦始皇的功绩中,本人的观点是他统一文字的功劳超过他统一中国。没有文字的统一,就没有我们泱泱大中华,就像现在的欧洲,即使有个欧盟存在,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永远也是四分五裂的。篆书是用圆曲形的线条围绕而成的书体,有明确的重心,笔势向内包围,反映了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篆书难写,实用性差。源于战国时期的隶书,具有“蚕头燕尾,重心向外扩张”的特征,反映的是诸侯争霸,向外扩张的思想观念。隶书呈扁平形,笔画呈波浪式的书体,打破了篆书图形式结构,使文字走上了笔画书写的道路。但依然保留了圆弧形、尖顶形的笔画,书写的顺序也没有严格的规定。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是由象形到笔画过渡的文字。

两汉时期,易学研究的盛行,文字发生了质的变化。受易学思想的影响,文字的圆形笔画逐步被现在“汉字的八画”取代。受易学“盖天论”影响,汉字字形过渡到我们现在看到的方块字。特点就是“方正端庄、结构平稳、重心聚敛、笔势向心”。到魏晋时期,基本定型,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楷书,及正书。在易经八卦影响下,产生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八画(点、横、竖、撇、捺、折、弯、钩)。有这八画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的汉字。每个笔画都具有特定的意义。这里我举两个简单的字“元”和“无”,来说明下汉字的产生是怎样受易经八卦影响的?。

元(圆)、无(無)(这个两个字上面的都有两横,这两横都代表阴。在易经的八卦爻符中,一横为“阳”,两横“- -”为阴。元中的两横“二”意思是指母亲的阴道,两横下面的“儿”,是人的变形,指不会走的婴儿或者说小孩子,这个字的图画场景是婴儿从母亲的子宫阴道出来的过程。孩子出生,正常顺产是头先出,所以“元”有开始的意思,如常说“从头开始、元月、元旦、元年等;头是圆的,读音借了“圆”的音,元的本意是人头,如可衍义为元帅、元首、元勋等。无上面两横“二”代表阴,指阴间,下面也是人的变形,指躺着的人,死人,以“人入阴间”表示人死如灯灭,什么也没有了,借“無”声表示人死什么也不知道了,即无知。所以,易经是汉字产生的理论基础。

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到两汉时期开始用笔画代替象形,定型于魏晋时期,通行于现在的楷书文字,就叫汉字。汉字是华文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世界文字史上唯一一脉相承的表意文字。是世界文字史上唯一与时俱进,万古长青的文字。华文的形体演变,是我们华夏民族对宇宙、自然、社会、科学认识发展的体现。下面我们从新造字“砼”来说明汉字是发展的。

汉(悍)“汉”是由“漢”简化而来。这个繁体“漢”是有水和难(難)的省形组合的,汉水经过崇山峻岭,艰难流出,出来后汹涌澎湃,来势凶猛,读音借“悍”表示强悍。汉水出,荆州浸(jin),就是说的汉水的凶猛。汉高祖刘邦灭秦后始封为汉王,后从汉中起兵灭项羽建立西汉王朝。汉朝建立初期,对匈奴采取绥靖国策,到汉武帝转守为攻,于是又产生了一个“㵄 ”字,由水(大海)、大(广大)、或(区域)组合的,意思是从长城到大海的广大区域居住的这个民族极为强悍,很难征服。因汉武帝不断地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争,长城外的游牧民族把我们的华夏民族的人称为“汉人”,这就是我们大汉名族的来历。“ 㵄”是西汉时期产生的文字。后来就把汉水的“漢”和 汉武帝时期造的“㵄 ”族的“㵄 ” 合流为“漢”。后来简化为现在我们用的“汉”字。简化的也很有道理,用“又”取代“難”,又是手的变形,友好中“友”的省形,读音借“优”,取“右手优于左手”作参照,来比喻这个靠近大海的民族汉族强于西北的少数民族,同时也喻意大汉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友好,手牵手。汉字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也是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祖国统一的基石。接下来接着说“字”

字(孳) 字上面的宝盖头“宀”读(mian ),是房屋的归类符号,是家的省形,表示家;下面是“子”,指小孩子。以“家中生子,传宗接代”作类比,表示“文中生字,传承文明”。如:“日是文,月是文,日与月合在一起就生了一个儿子叫“明”,称之为“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明”这个字明显有父母“日”和“月”的基因,因为天上地下,最明亮的莫过于日月。字的读音是怎么来的?文与文结合可以生字;文和字结合也可生字;字和字结合也可生字。就像人繁衍生息一样,借孳生的“孳”音,说明文字也像人类样,繁衍、孳生。汉字是记录汉语、传承中华文明的系统文化符号。

4小时前

18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