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的根源是什么

圣诞结 3个月前 已收到9个回答 举报

命系于 3星

共回答了305个问题采纳率:94.7% 评论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欲望,当有了欲望就会努力去争取,而争取的过程却有很多障碍,而克服每个障碍的过程,就让人挫败,从而产生烦恼。

另一方面我们每日所对面的学业,工作,人事等等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它来自于社会,政策,协作人等等方面,我们有时发现光是努力,却无法实现自己理想,这也是导致烦恼的重要方面。

19小时前

24

迩的心不适 2星

共回答了236个问题 评论

烦恼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可以分化为7种欲望。

生存欲___想要活下:

睡眠欲___想要睡觉:

食欲___想要进食:

性欲__想要交合:

懒惰欲__想要放松;

感乐欲___想要听觉视觉感官的享受

承认欲___渴望被认同

17小时前

28

何谈不舍 1星

共回答了182个问题 评论

烦恼的根源是欲望,烦恼的表象是矛盾,解脱之道,中国古代分两种,出世与入世,就是道家与儒家,我个人认为,人生就是修行,不断迎来矛盾,不断送走矛盾,从中反省自已,沉淀自已,壮大自已,要有出世与入世的两种心态,欲望是人性,矛盾是永恒的,所以烦恼是消灭不尽的,人生就是博弈过程,苦中作乐,才苦中有乐。。

14小时前

1

爱旳似伱 1星

共回答了101个问题 评论

人的一生会被各种烦恼困绕,烦恼不去除,人无法自在。要断烦恼就得先认识烦恼,看清烦恼究竟是什么性质,在身心中发生什么反应,然后针对它予以有效的扑灭,身心就可得到清净,精神就可得安宁。所以对烦恼的认识,是极端重要的。烦恼如湍急的水流,如得不到截流、疏导,任其顺势而下,必将变成汹涌的激流,其破坏力量极为可怕,会导致危害自己与社会的犯罪后果。因此对烦恼引起的犯罪心理防微杜渐,尤为必要。  

  一、贪心  

  贪心,简单说是对喜欢的东西的占有和执着的心理。贪就是贪爱,总是不满足于己有的而要求更新的,欲求无限。一方面回恋过去旧的,一方面又拼命追求未来新的,俗话叫“贪得无厌”。有人说,人的爱以男女性爱为根本。其实不尽然,情爱的根本应为“自体爱”,自体爱又称“我爱”。有了我,我要作主宰,要作自由支配者。我爱又必然引起对境界的爱著,即“我所爱”——境界爱。我的家庭、身体、衣物、事业、朋友、国家、名誉、意见……由于对我爱著,想自立、想主宰、控制他人,想使与自我有关的一切从属于我。  

  但是每个人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喜欢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于是这种贪心就可能引发出杀、盗、淫、妄种种罪行。  

  与贪心相应的心理有以下几种。 

  1 、憍,憍就是骄傲,自高自大,是贪爱自体的相应心理。如认为自己相貌好、体格强、富裕、尊贵、才学高……看不起别人。  

  2 、悭,悭就是吝惜的心理,是与我所爱相应的心理,认为自己的财富学识是独有的,绝不可施舍于他人。  

  3 、诳,诳就是欺骗、欺诳,即骗子的心理。贪爱未得时,想通过种种欺骗手段巧取的心理。有人为名闻利养而沽名钓誉,诡诈虚伪诳惑于人,邪命自活。今天假烟、假酒、假奶粉、假药、假乞丐、假公司、假股票……满天飞,从官员到商人,从学者到农民,从精神到物质,盛刮假风。所以,人人都得为道德沦丧负责。  

  人们是怎样走上这样一条没有诚信、没有声誉、没有畏惧、没有神圣的绝路上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财色名食睡,成为人们疯狂追逐的目的时,于是干什么都不再需要规矩,不再需要负责任,不再需要畏惧了。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怕了,就是最可怕的事。

4 、谄,谄就是作伪的心理,隐藏自己过失并奉承他人,以免名利有损,如拍马屁、行贿等。诳与谄的不同是,诳以欺骗来争取名利;谄以奉承来保存与赚取名利。行谄者,行为不光明,擅长巧言令色、奴颜婢膝、取悦于人,一味迎合他人心意欲望,以迷惑他人,曲心掩饰丑恶。谄具有贪与愚痴混合的心理。如矫设奇异的威仪,或财粗或色艳,以博人喜而谋私利;或伪装自己才德高超,谄媚于世。

  

  二、嗔恨心  

  嗔恨心就是对不喜欢的事物产生厌恶的心理。其相应的心理有多种,如忿、恨、恼、嫉、复、害。

  1 、忿,就是愤怒、暴恶。  

  2 、恨,就是怨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怨结不解,耿耿于怀,甚至一辈子不忘。  

  3 、恼,就是热恼。由忿恨为前导,种下嗔恨的种子,一触及现前违逆的情境,旧恨新仇,火起三千丈,欲恼乱对方使不得安宁。  

  4 、嫉,就是嫉妒,嫌贫爱富。对于金钱、美女、名利、地位等等,为什么自己不如他人?心内愤愤不平。  

  5 、复,就是报复心理。以牙还牙,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此仇不报非君子的心理。  

  6 、害,就是损害。由于上述的忿、恨、恼、嫉、复的前因后果,有仇报仇,有恨解恨的极端心理,弯弓搭箭,一触即发。古今中外的人间灾变祸患就是因此而没完没了。

由此可见,贪心、嗔恨心的极端发展,就引发杀盗淫妄种种的恶行。  

三、痴  

  痴,就是无明,即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心理。人们因为不了解因果,所以产生很多错误的观念,会不择手段去干一切事,自以为理所当然的好事,实际却完全是坏事。所以,痴是产生罪恶行为的根本。正因为痴迷,才有无惭无愧的表现,为什么面对罪恶会无惭无愧呢?就因为失念和不正知。  

  1 、失念,就是掉失了善念,忘失善法。为什么失念呢?因为不正知。  

  2 、不正知,就是知见不正当。对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境界知见不当,产生种种错误的见解,是非颠倒,善恶错乱,成为邪恶的染污的智慧,障碍正知的生起,自不免就会做出毁坏人生、伤害众生正当利益,毁犯法纪、戒律的行为,造成许多罪恶。  

  四、慢  

  慢,就是傲慢的心理。自高自大,老子天生第一,看不起别人。这是以我为中心的根本心理之一,具体表现有七种: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与之相应的心理是无惭。慢的七种表现可分为三类。  

  1 、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卑慢合为一类,是自己与他人不同差别的比较下,自以为是、自鸣得意,无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无法提高自己,团结他人的障碍心理。

  2 、增上慢,是指修行人稍有一点感应,但未有实证,就自以为出神通得圣果,自立山头、开宗立派,妄自圣明的心理。  

  3 、邪慢,是无德的人妄称有德,以掩人耳目、虚伪包装的心理。  

  五、疑  

  疑就是怀疑的心理。怀疑一切,包括他人、事实、真理。疑的表现就是不信。  

  1 、不信人,把好人也视作坏人,不相信任何人,认为天下的好人都失踪了。 

  2 、不信事实,主观虚妄臆想,不顾客观实际情况,自以为是的心理。  

  3 、不信真理,真理是宇宙人生的真实规律,人若能相信真理,就如顺水行舟而得心应手、一路平安。人若不相信真理,不依真实的规律办事,就如逆水行舟,必然艰难凶险,祸患连连。    

  六、不正见  

  不正见,就是对真理颠倒推度的心理。把正看作邪,把邪当作正的颠倒见解。与之相应的心理是无愧。不正见的具体表现有五种:  

  1 、我见,就是与生俱来与后天形成的自我执着之见。  

  2 、边执见,就是对人生与客观事物的只执单边片面见解。边执见有常见与断见二种。常见,就是执着认为人生与宇宙万物是固有的恒常不变的观点。断见,就是执着认为人生与万物的存在是独立自成的,个体与外界无什么关系,生是自体生成存在,死就永远消亡。边执见也是由先天与后天因素形成的。  

  3 、邪见,就是否定因果规律的见解,不承认宇宙人生万物的前因后果的自然规律,因而做事不会瞻前顾后,只看眼前,盲目行为,善与恶、苦与乐皆颠倒错位。  

  4 、见取见,就是认为自己的观点相比其他种种观点是最好最正确的,但实际并非如此,仅仅是个人的一种主观想象而已。  

  5 、戒禁见,就是一种不正确的不符合因果规律的戒律止禁,是一种错误的执着。    

  五种不正见的善恶性质分为二类:第一类包括我见和边执见,属于非善非恶性质,但会引起烦恼障碍。第二类包括邪见、见取见、戒禁见,属于不善性,依此见而行为就造成恶业。这五种不正见,若属后天形成的,只要经过善知识的教学,把颠倒的见解反转过来,就可消除。若属先天带来的我见与边执见,须切实修行才能断除。  

  七、无惭无愧  

  1 、无惭,就是对自己的罪恶行为,内心无半点悔意,甚至自鸣得意的心理。  

  2 、无愧,就是对自己或别人损害他人或公益的罪行,不否定、无羞愧,反而赞赏的心理。

  无惭表示一个人不能认识自己,不能把握自己的人格,所以会做出一些犯罪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犯罪行为缺乏清醒的认识,不能自觉排斥与遣责,势必导致世风日下,祸患越来越多、越来越烈。所以无惭无愧的心理是产生犯罪行为的根本。   

  时时刻刻,看清自己心内的种种烦恼,通过悟道,修正身心,使自己心中的种种烦恼,得到消除,并转烦恼为智慧,寻找到人生真正的幸福!

欢迎评论、点赞!更多精彩国学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股与道十三篇”

11小时前

35

曾經的美好 4星

共回答了446个问题 评论

感觉烦恼是由要达到目的过程产生的吧?有巨大的权势,或有巨额财产的人同样有烦恼。

感觉人们活在世上的心理压力是同等的。

要达到目的过程是痛苦的,做成一件事,一个物件,要有自身基础。

曹操当年由于袁绍的讨伐而头疼,看到陈琳的檄文一下子大汗淋漓,头疼好了。阿Q由于摸尼姑的头被拒绝而有感而发道:“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由此看出大人物小人物都有烦恼。曹操要做的事,和阿Q要做的事所压迫的份量,是一样的。

6小时前

41

我一直想你 2星

共回答了214个问题 评论

合理需求不能被持续满足

1小时前

11

大脸喵 1星

共回答了135个问题 评论

无穷无尽的攀比与欲望。

1天前

27

伤悲季雨 1星

共回答了182个问题 评论

烦恼的根源来于欲望

1天前

4

终究难遇 2星

共回答了228个问题 评论

有钱90%的烦恼都能得到解决,剩下的10%烦恼是钱多得怎么用。

1天前

49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