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最大的圩区是哪个圩

阴郁炊火 3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谁还能依靠 4星

共回答了486个问题采纳率:98.7% 评论

万春圩是历史上最早的江南的江南圩田之一,也是安徽古代农田水利建设中卓有成效的名区之一,其规模和科技含量均名列榜首,所以由宋仁宗赐名“万春圩”。

万春圩位于芜湖县北,东临青山河,南连青弋江及支流扬青河,西隔扁担河与芜湖市联境,北与当涂“五圩”紧连,原名秦家圩,初建于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被水毁后由北宋科学家沈括重建于嘉祜六年(1061年)。

北宋太平兴国中期(976-983年),江南大水,圩吏欧阳某护圩不谨,万春圩决口破圩,荒废达八十年之久。这期间主张修复和反对修复各执一端的争议一直未止,“有司藏其议,一车不能载”(《万春圩图记》)。

沈披精水利,有吏才,他考察后,将自然地势绘画成图,回来呈报给张颙、谢景温,三人均极力主张重修万春圩,并上报朝廷,向皇上保证,修圩不成“愿重坐之”(《万春圩图记》)。

可是,修圩消息一经传出,各种非难纷至沓来,一场激烈的争辩再次展开了。反对修筑的人来势汹汹,争吵不绝,一时闹得满城风雨。但是,沈披并没有气馁,他理直气壮地起来辩论,将反对派意见归纳为五条,逐条加以驳斥,有名的“圩田五说”正是沈披力排众议而产生的,表达了他在水利工程学上的卓越见解。其时,客居宁国县的沈披胞弟沈括写出了《万春圩图记》。

经过一番辩驳,回复万春圩的设想得到张颙、谢景温等普遍认可。于是立即上报朝延,被很快批准开工。随后开始发官粟募穷民,“旬日得丁万四千人”,用时八十天,使一座荒废八十年的古圩终于巍然屹立起来,万顷沼泽之地变为良田,宋仁宗特别赐名“万春圩”。

自清初至今数百年,尤其是近现代,人们都说沈括是万春圩的主修者,其实万春圩修复的主持人是沈括的胞兄沈披。

万春圩由于设计得体,施工精心,蓄水排水科学,因此修复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高。据沈括《万春圩图记》记载该圩兼有蓄水排水的便利,具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如今,为彻底根治水患,筑堤防洪,确保万春人民安居乐业,万春圩被列入芜当连圩加固工程,并于2001年获国家计委审批实施,按照二级堤防标准加固。

16小时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猜你喜欢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