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馒头时馒头回缩是怎么回事

大絔痴 4个月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握住的明媚 1星

共回答了146个问题采纳率:92.7% 评论

馒头抽缩是一个物理现象,影响馒头抽缩的主要原因是面粉本身筋力的强弱和馒头内外部的压力差。面团通过酵母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内部形成众多小气孔,持气面团经蒸制后进一步膨胀而制成馒头。面团的持气能力和面筋质量的高低以及加水量的多少密切相关,面筋质量越好越容易持气。如果面粉质量差、筋力弱则内部小气孔半径大、容易破裂形成大的孔洞,馒头中持气少;而面粉质量好、筋力强的馒头在膨胀过程中,内部小气孔破裂的概率较小,表皮很致密,气密性好。

当蒸制结束打开锅盖时,气温骤然降至100℃以下,馒头中的水蒸汽迅速冷凝,导致馒头内部压力迅速降低,而此时外部气压仍为1个大气压,如果馒头内外气压不能迅速达到平衡,馒头势必要被大气压压缩,体积变小甚至完全被压成死面。由于筋力弱的面粉做的馒头发酵时过度膨胀,馒头内部结构粗、小气孔破裂,表皮裂口较多,容易形成连通内外的通道。在冷却过程中,随着水蒸汽冷凝,馒头内部压强降低,外部空气容易从馒头表皮的裂口沿着通道迅速将内部压力补充至1个大气压,使内外压强保持平衡而不易抽缩。而筋力较强时,形成的表皮光滑致密,内部气孔均匀不易破裂,表面裂口较少,所以形成的连通内外通道的概率小,而且极易在馒头收缩过程中被堵死,有时就会发生内外气压不能连通,在外部气压的压力下馒头出现局部或完全抽缩的情况。季节交替温差变化大时馒头容易抽缩的原因也在于此。

通过以上分析,只要针对成因采取一些简单的应对措施,就可以将馒头发生抽缩的概率降到最低点:

1、使用锅盖留有气孔的蒸锅;

2、馒头蒸好后,先将灶关至小火1-2分钟后再完全关灭,等待2分钟后掀开锅盖;

3、当掀开锅盖时发现馒头有抽缩的趋势,马上用牙签或筷子往馒头上扎一下,或用手拍一下,一般就能避免馒头的进一步抽缩。

蒸馒头是会用到一种食品添加剂:小苏打,小苏打的特性是受热易分解。蒸馒头是小苏打会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馒头里的气体变多,馒头就会变的蓬松!冷却时,由于气体的热胀冷缩特性,馒头里面的气体体积会变小,所以随之馒头也会变小!没醒发透,物理的理论就是面团揉得像橡皮筋一样时就去蒸,刚蒸熟时是很大,可是冷了之后就像橡皮筋一样又拉回去了。如果醒透了就等于没有了橡皮筋的力了,自然就不回缩了。

没醒发透,物理的理论就是面团揉得像橡皮筋一样时就去蒸,刚蒸熟时是很大,可是冷了之后就像橡皮筋一样又拉回去了.如果醒透了就等于没有了橡皮筋的力了,自然就不回缩了.

回缩原因及解决方法

(1)面粉首先要充分揉匀。

(2)做好的馒头要醒发一会再上笼。

(3)最好是凉锅或温锅上笼,大火蒸制。开锅后不宜蒸制时间过长。单纯的馒头,也就挣蒸15~20分钟就可以了。时间长了,馒头发过劲了,也容易回缩。

(4)最好用盖子上带跑气眼的锅蒸制,气体可以对流,馒头也不容易回缩。

(5)馒头蒸熟后,关火等2分钟再开笼。

根掘实际生产中馒头萎缩程度的不同将萎缩分为四类。

1.严重萎缩

体积是同等重量正常体积的1/3或更小,表皮很粗糙,皱皱巴巴,内部结构黑实无孔,硬度大,风味尽失,根本无法食用。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蒸制过程后期或揭锅一瞬间发生。

严重蒌缩多表现为馒头充分膨胀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收缩。这类萎缩的本质是面团的膨松内部结构,在一定因素的诱导下迅速塌陷所造成的体积收缩,它与面粉品质、面团搅拌不均匀或搅拌过度、面团发酵产酸过多、醒发膨胀过度、蒸制汽压过高或过低等原因有关。

2.中度萎缩

中度萎缩也称为局部萎缩。馒头的体积是正常馒头的1/3或1/2,表皮褶皱,白度降低,内部气孔变小,硬度变大,弹性和回复性变小,口感发硬,风味很淡,蒌缩较严重,不能正常食用。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蒸制后期与揭锅前期。

中度萎缩是严重萎缩的部分体现,萎缩一般多出现在靠近表皮的外层。这是因为馒头在酲发和汽蒸过程中,外层膨胀较充分,孔洞较大,更容易出现塌陷。形成中度萎缩的因素与严重萎缩基本相同,但程度较低而已。一些中度萎缩也可能在馒头储存后复蒸时出现,其原因可能是在蒸制过程中灭酶不彻底,在存放过程中出于酶的作用使结构不稳定。蒸制时蒸汽压力或汽量不足也会导致局部萎缩。

3.轻度萎缩(皱缩型)

馒头皮层显皱缩状态,体积是正常馒头的1/2或2/3,表皮褶皱收缩明显,白度降低,色泽发黄,内部气孔变小,口感发硬,风味不足,皮瓤有些分离,不太影响正常食用,但作为消费者是难以接受的。

轻度萎缩一般表皮褶皱明显,而内部仍有一定膨松度,多在出锅后几十秒内出现,是一种内部整体缩小,而表皮与瓤分离,不能随瓤一同收缩的现象,这类萎缩可能伴随有表皮起泡现象。形成这类蒌缩的主要原因是面团的收缩性过强而延伸性未达到要求,醒发程度不够,内部面团未能形成柔软的膨松结构。和面搅拌不足、生坯醒发不足或面团酸碱度不合适等原因都有可能出现这类萎缩。

4.局部塌陷

馒头由局部塌陷引起褶皱,体积为正常馒头的2/3以上局部表皮萎缩,色泽暗黄,发硬,白度降低,其他部位与正常馒头无明显区别。这种现象出现在揭锅时几十秒内。

局部皱缩一般在表皮出现,在刚出锅的馒头表面多伴随有气泡产生。其实是较轻微的轻度萎缩,表皮与瓤分离明显,尤其刀切方形馒头更容易出现,也可以说是萎缩的初级阶段,除轻度萎缩会造成表皮皱缩外,揉面时加入干扑粉防止粘辊成粘手时,可能使馒头生坯表层与瓤结合不够紧密,也会导致起泡皱缩。

馒头的萎缩形式非常多。这里仅是将主要的类型进行分析。导致馒头蒌缩的因素也很多,若要防止馒头蒌缩必须从原料质量、原料配比、各工序工艺参数控制、设备配比、储存条件等各方面综合考。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馒头抽缩呢?我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馒头抽缩是一个物理现象,影响馒头抽缩的主要原因是面粉本身筋力的强弱和馒头内外部的压力差。我们知道,面团通过酵母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内部形成众多小气孔,持气面团经蒸制后进一步膨胀而制成馒头。面团的持气能力和面筋质量的高低以及加水量的多少密切相关,面筋质量越好越容易持气。如果面粉质量差、筋力弱则内部小气孔半径大、容易破裂形成大的孔洞,馒头中持气少;而面粉质量好、筋力强的馒头在膨胀过程中,内部小气孔破裂的概率较小,表皮很致密,气密性好。

当蒸制结束打开锅盖时,气温骤然降至100℃以下,馒头中的水蒸汽迅速冷凝,导致馒头内部压力迅速降低,而此时外部气压仍为1个大气压,如果馒头内外气压不能迅速达到平衡,馒头势必要被大气压压缩,体积变小甚至完全被压成死面。由于筋力弱的面粉做的馒头发酵时过度膨胀,馒头内部结构粗、小气孔破裂,表皮裂口较多,容易形成连通内外的通道。在冷却过程中,随着水蒸汽冷凝,馒头内部压强降低,外部空气容易从馒头表皮的裂口沿着通道迅速将内部压力补充至1个大气压,使内外压强保持平衡而不易抽缩。而筋力较强时,形成的表皮光滑致密,内部气孔均匀不易破裂,表面裂口较少,所以形成的连通内外通道的概率小,而且极易在馒头收缩过程中被堵死,有时就会发生内外气压不能连通,在外部气压的压力下馒头出现局部或完全抽缩的情况。季节交替温差变化大时馒头容易抽缩的原因也在于此。

面没有发起来啦

酵母粉和面粉的比例大概是500:1

酵母粉最好用温水冲开,让酵母保持良好的活性

和好面之后要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两个小时左右,打开看一看,起码要发到之前体积的两倍以上,若是没到可以再等一会儿,但是注意时间不要太长,要不馒头有酸味

蒸馒头时馒头回缩是因为面粉发酵不充分,可以使用酵母。

主要原料

面粉、水、活酵母

具体做法:

1、一斤的面粉、四分之一袋的酵母(也可以用自发粉)和面

2、将准备好的安琪用温开水(20多度)调开倒进准备好的面粉里,如果水不足的话可以用温开水继续加入面粉里,将面团和到不粘手,放进盆里盖上盖子发酵二十分钟。

3、发酵二十分钟后将干面粉再次加入发酵好的面团里,继续和到面团表面光滑不粘手,再次放进盆里盖上盖子发酵。我每次都加两次面粉,发酵三次。

4、将最后一次发酵好的面团分成大小一样的面剂子放进蒸锅,一定要注意蒸锅里的水要是凉水,面剂子在蒸锅里要醒十五分钟,再开火蒸馒头。先小火

蒸熟

将蒸锅的水烧开,水开之后用中火蒸十分钟,之后再用大火蒸十分钟。蒸熟之后不要着急捡馒头,等五分钟之后可以取出馒头。

13小时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