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和阿房宫的五个真实故事

放弃最美 1个月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请旨定夺 2星

共回答了280个问题采纳率:93.8% 评论

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文学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以下是关于杜牧和阿房宫的五个真实故事:

1. 创作背景:杜牧创作《阿房宫赋》的时候只有 23 岁,当时他刚中进士不久,在长安任职。他听闻了关于阿房宫的传说和故事,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赋。

2. 阿房宫的壮丽: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绘了阿房宫的壮丽景象,他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宫殿的建筑风格、装饰和规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秦朝的灭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也谈到了秦朝的灭亡,他认为秦朝的灭亡是由于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暴虐无道导致的,这也是对历史的反思和警示。

4. 文学价值:《阿房宫赋》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这篇赋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历史意义:杜牧通过《阿房宫赋》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他对秦朝灭亡的反思也对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总之,杜牧和阿房宫的故事是中国文学和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小时前

44

右岸酒灭 4星

共回答了496个问题 评论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高中课本上的名篇,当时在学习这篇文言文的时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这篇是要背的……

1

正是受了《阿房宫赋》的影响,有多少人到现在还以为阿房宫是项羽放火烧的?

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列为第一批文保重点保护单位。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一支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考古队队长是李毓芳。

李毓芳老师是著名的古代都城考古专家,在她的带领下,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工作。

发掘结果让人傻了眼。

几年下来,考古队在前殿遗址及发掘了3000平方米,勘探面积达35万平方米,竟未发现一处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

要知道,考古队几乎每隔一平方米就用洛阳铲打下5个孔,在这样的高密度的勘探下仍未发现有焚烧的痕迹,没有红烧土。

考古学家采集了部分土样带到实验室里化验,化验结果也是一样的,土壤中没有焚烧过的痕迹。

这太颠覆认知了。在此之前,项羽火烧阿房宫这几乎是通识,况且,《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难道是太史公写错了?

其实,是我们理解错了,“秦宫室”可不是只有阿房宫一座,还有秦咸阳宫,项羽放火烧的“秦宫室”正是秦咸阳宫。

考古工作者在秦都咸阳1号、2号、3号宫殿遗址建筑中发现了被大火焚烧的痕迹。

最终,李毓芳得出一个结论:项羽放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而不是阿房宫。

2

通过对阿房宫遗址的勘探,考古队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来阿房宫其实是个“烂尾”工程,根本就没建完。其工程进度还停留在建造前殿阶段。

李毓芳在一次采访中说“阿房宫没有宫,前殿遗址只有3堵墙(东、西、北),南墙都没来得及建。很显然,当时建得太仓促,而且尚未完成。”

清人绘·阿房宫图

前殿是阿房宫的核心建筑,目前仅剩的是一个大大的夯土台子。这个台子东西长为1119米,南北宽为400米,高7-9米。这个发现也是符合《史记》中的“先做前殿阿房”。

秦阿旁宫遗址分布图 图片来源:韩保全《秦阿旁宫遗址》

在战国、秦朝建造宫城的顺序是由内向外的,所以是先建主殿,主殿先建完再建宫城。

其实,历史文献中早就有阿房宫未建成的暗示,《史记》《汉书》中有“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并且,由此可知“阿房宫”只是一个临时的名字,起的相当随意。本是打算等全部宫城建完之后在改个合适的名字,由于没建成,这个名字也就被后世沿用了下来。

“阿”是近的意思,意指离咸阳不远。

秦始皇曾一次就把各地的12万领主和富商大贾迁徙至咸阳,咸阳人口激增,咸阳宫就有点不够住了,于是秦始皇便下令在不远处的阿房宫一直建造宫城。

3

有人质疑李队长的结论,认为仅凭一个大土台子是很难断定它就是阿房宫。

考古上的事没铁证就什么也定不了。但从《史记》上来看,有关秦始皇晚期、秦二世、秦王子婴、刘邦、项羽等人的活动轨迹中并没有提到阿房宫,从阿房宫的修建时间上来看,也是不可能完成修建的。

就拿我们现在所见的这个土台子来说,据推断,土台的黄土均需要过一遍筛子,过完了筛子后还得倒在锅里将土炒熟,目的是将其中的草籽、蚂蚁、虫卵等杀死,其过程也是极其耗时耗力的。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开始在当时的上林苑修建阿房宫,结果,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就死于东巡途中。

到了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4月,秦二世不顾李斯等众多大臣的反对,执意重新修建阿房宫。

而此时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两年后秦朝就灭亡了。也就是说阿房宫前前后后加起来修建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5年,这么短的时间内,以当时的人力来说是不可能建成了。

所以,《阿房宫赋》所形容的壮丽完全是虚构的。

杜牧或许也是知道其中真相的,杜牧的《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唐敬宗年少即位,耽于玩乐,大兴宫室。杜牧写《阿房宫赋》完全是为了以秦国灭亡的例子来警醒唐敬宗。

4

或许,曾经的阿房宫设计蓝图是瑰丽无比的,但秦朝灭亡得太快了,很多构想都没来得及实现。“磁石门”也是其中之一。

传说秦始皇曾在阿房宫的北门筑造一座磁石门。这座磁石门“著铁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羌胡以为神。”

磁石门可以说现代安检的雏形了。但凡身上携带了铁质武器,就会被磁石门察觉而“过不了安检”。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磁石门在当时也是不可实现的。

磁石的熔点很高,以当时的冶炼水平来说是不可能成功炼制磁铁的。因此,若真要建造一扇可以吸铁的磁石门,那就只能以天然的磁石堆砌而成。

问题又来了,自然界的磁石原料基本上都是小块的,这样的小块是很难堆砌成门的尺寸的。况且每块磁石的磁场相互叠加,磁性相抵,最终产生的磁场的强度是很弱的。

所以,与其说建造一扇磁石门,不如让守卫拿着磁石对来往的人进行安检,就类似现代的机场安检。

5

不管怎么说,传说中的磁石门是不可能存在了。那“金人十二”呢?是否也是不存在的?有关“十二金人”的文献记载很丰富。

据记载,十二个金人是在公元前221年铸成的。秦始皇收缴了天下的兵器,模仿当时的巨人模样铸造而成,每个金人高三丈(五丈),重千石。这十二个金人最终被立在了阿房宫的殿前。

秦时1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1丈为2.31米,以3丈来算,一个金人可达到将近7米的高度。

秦时1石为120斤,1斤约为256克,千石即约合现在的3万千克。

当时是怎么铸造出这般高度、重量的金人呢?

我们都知道目前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后母戊鼎”。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量为832.84千克,后母戊鼎使用的是传统的块范法,十二金人会不会也是使用的这种方法呢?

但是,以当时的生产力能铸造出如此体量的铜人来吗?我觉得不能。不过,秦始皇时期应该是铸造过十二个金人的,并且最终,其中的十个金人是被董卓销毁的,被他铸了钱,而剩下的两尊金人的去向就不得而知了。

21小时前

11
可能相似的问题

热门问题推荐

Copyright © 2024 微短问答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9249号 站务邮箱 service@wdace.com